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兇猛寒潮襲捲中國大部 陸空交通凍癱

貴州廣西冰凍 上萬人困公路.jpg

近日,今年入冬以來最強冷空氣橫掃中國大陸大江南北,各地氣溫頻頻破紀錄,東北至江淮一帶17個省會級大城市最低氣溫創下半年新低,南方12省區遭50年最強雨雪襲擊,10餘省市氣象臺拉響了寒潮、暴雪、道路結冰預警信號,南方多個機場、高速以及高壓線受到影響,陸空交通大混亂。


南方12省區遭50年最強雨雪襲擊

中新社17日報道,中國南方地區遭遇罕見大範圍雨雪天氣襲擊。10日至16日,江蘇、上海、安徽、湖南、江西、浙江、湖北、貴州、雲南、廣西、廣東等12個省區區域平均降水量創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大值。與此同時,南方大部地區日最低氣溫也跌至入冬以來最低值。

從14日開始,南方的大範圍雨水逐漸轉為雪或雨雪雜交。江西、湖南、浙江、廣東、上海等省市迎來了今冬首場降雪,部分地區出現暴雪。

北京15日清晨5點溫度為攝氏零下11度,創近10年12月中旬日最低氣溫紀錄;吉林省幾乎全境籠罩零下30度低溫中,極端氣溫最低達到了零下37.6度,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北部地方15日晚間氣溫將達到-40℃。

內蒙古部分地區自入冬以來則遭遇30年來最嚴重的雪災,牧區牲畜因缺乏飼草料,大量被屠宰出售,有民眾表示,一下大雪,當地交通都會連續受阻數日,野生動物和羊群也被凍死不少。

14日和15日,江淮、江南大部出現降雪,江南部分地區甚至達到暴雪量級。同時,部分城市連續兩天氣溫創新低。

15日下午至夜裡,閩北南平市自北而南出現一次明顯降雪和降溫過程。南平市氣象局稱,中北部縣市普降中到大雪,浦城出現暴雪、測站雪深達13釐米,武夷山測站積雪深度達6釐米。

隨著強冷空氣南下影響,雨雪分界線進一步南壓,華南自16日起有更多的地方加入下雪的行列,福建西北部、廣東北部和廣西東北部也都出現了降雪。

16日早晨,南方省會級城市中除了拉薩、南寧外所有省會級城市都將刷新下半年來最低氣溫新低,而拉薩、南寧8點的氣溫也接近於下半年來最低氣溫的最低值,因此也極有可能刷新新低。可以說,今天南方大部地區度過了下半年來最冷的一個早晨。


北京、上海航班凍癱

北京、上海等多個主要城市的機場因跑道積雪,天氣不穩,多班航班受影響。

上海多個郊區15日清晨降下今冬首場雪,隨著積雪漸厚,浦東、虹橋兩個機場出現冰凍,截至15日晚11時,上海浦東出港航班延誤33個,14個航班取消;上海虹橋出港航班延誤16個,11個航班取消。

陸路方面,由於滬杭高速公路、杭州灣大橋、杭甬高速公路昨全部封閉,16日晨至少有250班長途巴停運。

在北京首都機場,16日晨有多架飛往浙江杭州、上海的航班受影響,其中十六班往杭州的飛機要取消。


京港澳高速結冰 8千人受困

冷氣團15日南下廣東,當天下午,大陸南北交通大動脈京港澳高速公路韶關北段氣溫急速下降,部分路段氣溫降至攝氏零下3度,晚間路面出現1公分以上的冰,交通開始受阻。

17日上午,廣東出現35年來最低溫,造成京港澳高速公路粵北段結冰,截至目前為止,多達4,000輛車、共8,000多人受困。


浙江海陸空三線均受重創

而浙江更堪稱重災區,海陸空三線交通均受重創。海南發佈大風警告,漁船回港避風,北部灣海域有越南漁船沉沒,二十七人失蹤。

浙江受大雪影響,有29個縣市昨同時發佈暴雪預警。杭州、寧波等地也都降下中至大雪,海陸空交通大受影響。杭州蕭山機場一度關閉,共取消171班航班,近百班延誤,滯留旅客8000多人。機場16日早晨重新開放,但由於80多航班需補送滯留旅客,不少航班需要調整時間。

在陸路方面,省內十條高速、四十條國省道及近五百條縣鄉道16日晨封路,交通大受影響。而太湖及錢塘江航區全線封航,所有船隻都緊急返迴避風。


重慶主城出現罕見降雪

12月16日,重慶主城區出現歷史罕見降雪。當日,重慶市渝北區、南岸區、沙坪壩等區縣相繼出現降雪天氣,最大的降雪量達到4釐米。據統計,此次強降溫,全市共23個區縣出現降雪。除了主城的南岸、沙坪壩、北碚、渝北、渝中外,還有潼南、榮昌、永川、璧山、長壽、江津、南川等18個區縣。這是時隔19年後,主城區再次大範圍飄雪。

城口縣是全市氣溫最低的地方。從15日8點至16日早晨8點,城區最低溫-6℃,最冷的黃龍壩景區-17.4℃。據瞭解,昨日全市共有9個區縣氣溫在零度以下。低溫亞軍和季軍分別是梁平的-2.3℃和酉陽的-1.2℃。


四川經歷34年來12月最強寒潮天

14~16日四川省出現了今年入冬以來降溫幅度最大的寒潮天氣,圖為15日夜晚,成都市民縮瑟的走在大雪的街頭。(網路圖片)
受強冷空氣影響,14~16日四川省出現了今年入冬以來降溫幅度最大的寒潮天氣,並伴有5~7級的偏北大風,部分地區還出現了小雪或雨夾雪的天氣,這是盆地入冬以來第一次明顯的降雪。

這次寒潮過程對於四川來說實屬罕見,與歷史同期資料比較,盆地本次降溫過程列12月強寒潮的第二位(第一是1976年12月24~27日的強寒潮過程),是34年來同期最強的一次強降溫天氣過程。


江西遭遇史上範圍最廣暴雪襲擊

受強冷空氣和低層切變影響,14至15日,江西出現了寒潮、大到暴雪和暴雨天氣,先後有34個縣市出現暴雨。15日凌晨5時開始,江西自北向南出現了大到暴雪天氣過程。著名景區廬山發佈最高級別的暴雪紅色預警,雪深接近一尺。

低溫雨雪給江西電網造成影響。江西北部3處超高壓電線出現覆冰,最厚達10毫米,廬山電線積冰直徑達13毫米。撫州南城一處35千伏的線路發生了斷裂,造成當地2,000餘戶居民停電。

江西雨雪區16日向南壓至贛州,南昌、九江不停降雪,雪量持續增加,54個縣市發佈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江西境內大部分高速封閉。江西昌北國際機場曾一度滯留旅客2,000餘人。另外,湖南麻陽因降雪導致山泥傾瀉,過千車輛被困一天一夜。

另外,閩贛交界處的福建武夷山汾水關路段16日也因積雪和結冰,通行受阻,導致所有北上客運班車已停運。


海域冰封 山東萊州近百漁船被困

連續的低溫讓今年萊州灣結冰比往年早了十多天。16日下午,在萊州虎頭崖新港附近海岸,大部分海面已經被厚厚的冰層封住,近100平方公里海域遭冰封。據瞭解,海冰導致萊州灣近100艘漁船被困。


【大紀元2010年12月17日訊】
http://epochtimes.com/b5/10/12/17/n3116009.htm




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中國「形象工程」造成「最大能源消費國」

上海政府一方面以節約能源為名,下令工廠停工;另一方面又要求摩天大樓必須保持燈火通明。圖為上海外攤夜景.jpg
上海政府一方面以節約能源為名,下令工廠停工;另一方面又要求摩天大樓必須保持燈火通明。圖為上海外攤夜景(Feng Li/Getty Images)


在中國的化石能源資源儲量中,90%以上是煤炭。中國在成為煤炭、石油資源的進口國後,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 并且由于低效的發展模式造成能源利用率低,又成為最大的污染國。評論人士認為,中共維持其政權合法性的唯一手段就是經濟的持續增長,為了維持政權的穩定,中共不惜犧牲環境,在榨取性的過度消耗甚至浪費資源的基礎之上,進行急功近利的經濟發展。

法國能源統計公司Enerdata公佈首份2009年能源分析報告指出,2009年中國能源消耗量超越美國,排名世界第一。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是粗放式增長,所消耗的能源比例遠遠高於中國GDP 在全球GDP總量中的份額。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的經濟總量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為甚麼中國的能源消費比美國還多?


「第一能源消費國」為「世界最大污染國」

據BBC報導,作為全球第二大礦業公司的澳洲力拓早在2008年1月就曾經公開預測,中國將在十年內消耗掉全球一半以上的主要資源。在力拓的鐵礦石、鋁和銅的所有客户中,中國是最大買家。

華盛頓智囊機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能源和國家安全項目資深顧問羅伯特.埃貝爾博士表示,目前,中國每個星期新建一個電廠,因為中國對電力的需求增長太快。埃貝爾博士指出,中國在對煤炭、石油等主要能源需求大幅度上漲的同時,能源使用的效率並沒有顯著增加。他說,中國在能源使用上是世界最大的污染國。

據國際能源機構(IEA)公佈的《2009世界能源主要統計》資料數據顯示,中國成為排放二氧化碳量全球之首。2009年中國排放二氧化碳量達到75億噸的高位,美國為59億噸,相差16億噸,2年內中國增加15億噸。


能源與經濟是維持政權的動力

中國水利部部長汪恕誠在一個科技報告會上發表演講稱,中國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6.89億千瓦,其中經濟可開發裝機容量3.95億千瓦。為了保證城市供水,提高防洪能力以及發展水電,緩解能源緊張,中國還必須修建更多的大壩。此言論令國際水利專家聽了感到吃驚,因為目前世界發達國家都在致力於拆毀大壩,恢復生態,許多國際環保組織就中國大量建壩紛紛提出各種警告。

曾長期外駐中國的英國退休外交官提姆.科拉德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文章,指出三峽大壩至重慶間的庫區時常出現山體滑坡,而且生態環境惡化,大量水藻累積。科拉德表示,已經確定有近萬處危險點,但是許多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因為缺乏資金而無法遷移。三峽工程已經迫使140萬人移民,而目前看來還要有30萬居民需要遷移。

《南方都市報》在2010年7月24日披露「長江漢江洪水夾擊武漢,武漢危急」的消息後,百姓不禁質疑:當初修建三峽大壩,政府一再聲稱有了三峽大壩,可以抵擋萬年一遇的洪水,讓長江全線的防洪高枕無憂。現在卻怎麼面對不到20年一遇的洪水,就告急洩洪,讓下游遭受洩洪的衝擊?如此三峽大壩豈非一個騙民工程!

《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列舉了大量中國存在的電力能源浪費的事實:同一個上海市政府,出台兩個自相矛盾的規定,一方面以節約能源為名,下令工廠停工;另一方面又要求摩天大樓必須保持燈火通明,以此向外灘高級餐廳裡進餐的外國人展示中國閃亮的現代形象。為了應付慢性電力短缺這個難題,上海實行了分區輪換斷電制度。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局的主任郭華稱,「這關係到建設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形象問題」。

評論人士李欣表示,在當前中國國內社會動盪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中共維持其政權合法性的唯一手段就是經濟的持續增長。為了維持政權的穩定,中共不惜犧牲環境,在資源搾取性的過度消耗甚至浪費的基礎之上,進行急功近利的經濟發展。經歷20年的畸形發展後,面臨的難題是國內石油資源日漸稀少,能源供不應求,進口需求日益增長。能源問題已經成為中國國家安全的核心利益所在。

在中國共產政權本質沒有改變的情況下,中共不會犧牲集團的既得利益,來糾正錯誤的經濟政策。因此,中國的經濟成長仍將繼續以犧牲本國和他國人民的長遠利益為代價。


【大紀元2010年12月01日訊】
http://epochtimes.com/b5/10/12/1/n3100172.htm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上海28層公寓突發大火 已致53人遇難

上海膠州路的教師公寓15日下午2時左右發生特大火災.jpg 
上海膠州路的教師公寓15日發生特大火災,整幢樓的窗戶都冒出紅紅的火光。(網友拍攝)


位於上海膠州路的教師公寓15日下午2時左右發生特大火災,截至16日凌晨三時,遇難人數增加至53人,另有70餘人受傷,還有50餘名居民失去聯繫。這場突如其來的猛烈大火讓居民逃避不及。「太慘了!」不少目擊者說,見到住戶爬出棚架逃生,從低處樓層向下跳,著火燃燒的棚架又不斷掉落,慘烈的情況好比美國「911」事件。


求救者在濃煙中「忽隱忽現」

昨日14時15分許,上海膠州路一棟正在進行外立面墻壁施工的高層住宅腳手架忽然起火,大火發生後迅速蔓延,外立面的防護網迅速燒到了10層樓高,整棟大樓很快就被大火包圍。當時,仍有大批居民在大樓內,見到熊熊大火、濃煙不斷從窗戶湧入,居民都想盡辦法逃生,沿棚架往下爬、沿樓梯狂奔落樓。現場不斷有腳手架殘片和瓦礫往下掉。

有目擊者稱,起火大廈頂樓有20餘人站成一排,向外招手呼救,但由於火勢過大濃煙瀰漫,求救者在濃煙中「忽隱忽現」。還有居民披著毯子趴在十幾層高樓窗口向外招手,在濃煙滾滾中顯得十分無助。

大火發生後迅速蔓延,整棟大樓很快就被大火包圍。

爬棚架驚險逃生

在 28樓施工的錢姓女工說,突然發現周圍濃煙滾滾,房間裡也充滿了煙霧,呼吸開始困難,她馬上報警,但等待半小時仍無人施救,於是弄濕毛巾,掩住口鼻消防通道往下狂奔逃生。

住在 23樓的周先生說,火災發生時,他與妻子在住所午睡,被濃煙熏醒,當時整個房間內都已經瀰漫著濃煙。他馬上衝到樓道拿了滅火設備,將23樓窗外的部分火撲滅,然後帶著妻子沿著外牆棚架往下爬自救。大概爬到12樓時,遇到消防隊員,夫妻倆才先後獲救。

一名69歲的婆婆剛剛吊完一瓶鹽水,她的手部、臀部和左腳有不同程度燒傷,「回想當時,真是太可怕了!」婆婆心有餘悸地說,下午2點多,兒子發現大廈起火,隨即背起行動不便的她從19樓通過棚架爬至15樓,但已經沒法再向下爬,只好鑽進樓內快速向下跑,二人才終於脫險。

整幢樓的窗戶都冒出紅紅的火光。

火大得「腿都站不住」

有逃生者落到地面找不到親人,哭喊「我媽還沒出來啊」。大火發生時正在附近上海市戲劇學院附屬中學任職的魏老師說,「太嚇人了!」火勢蔓延了整座樓,每個窗戶都有火苗冒出來,在現場看到那麼嚴重的火情,「腿都站不住了」。

網友「瞳心瞳得」說,他昨天在火災現場看了足足1個多小時。「剛開始是樓的中間、下面燒,後來則是整幢樓的窗戶都冒出紅紅的火光。消防雲梯是後來才到的,但只能到10樓左右,所以樓的上部只能看著被燒。

有網民稱,「世博剛開完,消防應該還在待命中吧,這都沒辦法救嗎?」,還有人揶揄世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變成諷刺,還有人嘆說:「高樓大廈,你能安心住麼?」

2010.11.15下午約2點,上海靜安區28層高的膠州教師公寓樓突發大火。

尚有50餘名居民失蹤

這場大火已奪走50人命,另有70餘人受傷,還有50多人失蹤。據《新聞晚報》報導,安置災民的靜安區少體校一樓的場地的最外端貼著幾張名單,許多人都站在名單前沉默地流淚。一邊是已送往醫院的受傷居民,另一邊是至今仍未找到的居民。未找到居民的名單上列有43戶50餘名人員名單,大多為60至70歲的老人。

一名女子在受傷居民名單上急切地找完後,眼淚嘩地流了下來,接著又在未找到人員的名單上尋找,默默地擦拭著眼淚。「703號是我的小姐妹和她媽媽,還沒有找到,這可怎麼辦呢?」名單旁還有很多癱坐無語的人們。「到現在,他們的家人還沒有找到,他們都不願意離開。 」一名工作人員說。


【大紀元2010年11月16日訊】
http://epochtimes.com/b5/10/11/16/n3086392.htm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火山叢中的神祕島國——印尼

印尼默拉皮火山30日凌晨再次劇烈噴發,火山灰噴射後如雨般降下來,廣達30公里的方圓範圍全部蒙塵。.jpg
印尼默拉皮火山30日凌晨再次劇烈噴發,火山灰噴射後如雨般降下來,廣達30公里的方圓範圍全部蒙塵。(Getty Images)


印尼擁有500多座火山,爆發頻仍。不僅族群複雜,且宗教門派繁多。日前到訪的美國總統歐巴馬曾經在這裡渡過一段童年時光,他讚揚印尼能夠作為回教世界同西方社會和平共存的典範。

從10月25日開始,地震、海嘯和火山接連襲擊太平洋上的「千島之國」─—印尼,致命天災猶如地獄般令人戰慄,至今火山還在噴氣。印尼有500多座火山,且頻繁爆發,最猛的一次,噴發的火山灰令全球氣溫下降攝氏2度多。


地震海嘯火山連續爆發

「船底下剛剛有些震動,地震爆發了!才幾分鐘,就傳來巨大的轟鳴聲。」哈利特回憶:「海嘯來襲了!巨浪湧起,如同白色牆壁,向我們撲來……。海浪托起附近一艘船,向我們船衝來,撞在一起爆炸、起火。」

當地時間10月25日,蘇門答臘島發生了7級以上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巨浪直撲海岸600米腹地,大片村莊被海水淹沒。26日,又發生兩次裡氏6級以上的餘震,期間發生150多次餘震。

26日黃昏,活動性最強的中爪哇省默拉皮火山開始噴發,短短半小時三次猛烈噴射,火山口形成了濃重的熱雲和熱浪。許多沒有及時撤離的村民被燙傷致死,也有不少人吸入火山灰窒息而死。還有數十人被岩漿燙傷,或吸入火山灰呼吸困難而到醫院救治。

直到11月11日,該火山幾乎天天爆發,厚厚的火山灰降落地面,所及之地已完全沒有生命跡象,樹木、農田,房子被毀,村民們的家園變得面目全非。當局表示,死亡人數升至194人,36萬人被迫撤離,另有至少1,000名兒童失蹤。

所幸的是,火山專家蘇羅諾(Surono)表示,火山爆發強度已經緩和下來,但在山峰周圍20公里的禁區仍須注意觀察。


印尼火山影響 世界之最

印尼目前有500多座火山,其中129座是活火山,多少世紀以來,人們戰戰兢兢地生活在火山叢中。這個小小的太平洋島國,擁有多個世界之最:300多個種族和語言;最多的島嶼,達上萬個;養育著世界第4多的人口,23,750萬;除中國外,這裡的華人最多,有1千多萬人。

在改變地球的十大火山噴發中,印尼佔了兩個。過去2個世紀最大規模的一次,坦博拉火山從1815年4月10 日持續爆發到11日,爆發指數達到7,導致近9.2萬人喪生。產生的火山灰,使全球氣溫下降超過5華氏度(約2.8攝氏度)。1816年無法正常播種,被稱作「無夏年」。

不過,火山也不是只有壞處。火山爆發出的熔岩冷卻後可以提供大量的養料礦物質給土地,所以印尼土地肥沃,千百年來爪哇人種植水稻,養活了大量人口。就是這樣,火山爆發、提供肥料、再爆發毀滅一切,然後一切又回到起點,就像一次次的輪迴。
事實上,世界最強國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與印尼也有一段因緣。11月10日,奧巴馬訪問印尼,受到天皇巨星般的禮遇。在印尼國立大學演講時,他追憶在印尼生活的童年時光,並讚揚印尼的群體寬容精神,認為能夠作為回教世界同西方社會和平共存的典範。


火山造就火山文化

印尼還有一個最大特點,宗教門派之多恐怕也是世界之最,現任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近90%的人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建有東南亞最大的清真寺伊斯蒂赫拉爾。

印尼人相信,人類的愚蠢行為會引發天災。長久以來,火山噴發、地震甚至一棵傾倒的榕樹都被視為上蒼的懲罰。

印尼-婆羅佛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jpg
婆羅佛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佛塔,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Getty Images)


在默拉皮火山附近,日惹市西北40公里處,還有一座建於9世紀的千年神祕佛塔、婆羅浮屠(Borobudur)。它隱藏於茂密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西方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婆羅浮屠究竟由誰所造?如何建造?又如何被歷史湮沒,都是未解之謎。

但有一點可以確信,這裡曾興盛過佛教。有人說爪哇人在15世紀轉宗伊斯蘭教時遺棄了這座廟宇﹔還有人認為1006年前後的一次火山爆發引發飢荒,當地居民只得背井離鄉,人們自那時起就不再去婆羅浮屠朝拜。

目前,這座宏偉瑰麗的佛教藝術建築,已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古蹟和埃及的金字塔齊名,被世人譽為古代東方的五大奇蹟。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婆羅浮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每次火山爆發,都給這個千年佛塔上鋪上一層灰。儘管世事紛擾,歷經滄桑,屹立了一千多年的婆羅浮屠始終堅守在日惹的平原上,那十層佛塔似乎也在提醒和告誡著人們棄惡從善。

本文轉自199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記者華明【大紀元2010年11月26日訊】
http://epochtimes.com/b5/10/11/26/n3095671.htm



濃煙巨響 婆羅摩火山紅色警戒

印尼東爪哇(East Jawa)婆羅摩火山(Mountain Bromo)從昨天早上8時7分(當地時間)到今天連續噴發濃煙高達800至900公尺,火山觀察站調升到最高的紅色警戒。

婆羅摩火山11月8日發出聲響,23日在火山口噴出白煙和火山灰。而昨今兩天噴出的火山灰高達1000公尺,並發出如雷巨響,火山造成的巨響與濃煙,使得附近的居民驚慌失措,紛紛到安全地區避難。

當地政府呼籲火山口方圓2公里以內的民眾提高警覺,防範隨時噴發的熱氣及熔岩。婆羅摩火山位在泗水(Surabaya)南方大約120公里,屬於國家公園區,人口較稀少。它上1次的爆發是在2004年,造成2人死亡。

【大紀元12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傅一倩雅加達20日專電)
http://epochtimes.com/b5/10/12/20/n3118569.htm



印尼婆羅摩火山晉陞最高警戒狀態

印尼火山和地質災害減災機構11月23日下午4點30分將婆羅摩火山的警戒狀態晉陞為最高。這是婆羅摩火山在一天之內兩度變化。23日上午8點,當局機構將火山警戒定在第三級。活火山方圓三公里謝絕遊客和登山隊。

婆羅摩火山位於爪哇島東部,在泗水西南相距大約150公里,婆羅摩火山位於登格爾山山巔,欲登婆羅摩火山必須攀登格爾山。登格爾山猶如一個被削去尖頂的圓錐體,在頂部形成一個邊緣高而中部低的大台地,南北寬9公里,東西長10公里,台地內是一片過去由登格爾火山爆發而形成的沙海。

沙海中矗立著三座活火山,其中之一便是婆羅摩火山。火山和地質災害減災機構宣布,活火山方圓3公里和沙海方圓2.5公里必須清場。

婆羅摩火山最富魅力的景色是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之時,凌晨步行或騎馬登山。4時許,婆羅摩山頂已被染上一片金黃。當冉冉升起的紅日與四周景色交織成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時,遊人無不感受到大自然的奧妙與神奇。

【大紀元2010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余琇臻印尼雅加達綜合報導)
http://epochtimes.com/b5/10/11/24/n3094141.htm


2010年10月26日,印尼梅拉比火山下午5時2分至5時30分之間3次爆發。.jpg
2010年10月26日,印尼梅拉比火山下午5時2分至5時30分之間3次爆發。(Getty Images)

印尼梅拉比火山爆發 1死26傷

印尼中爪哇省(Jawa Tengah)日惹縣(Yogyakarta)邊界的梅拉比火山(Gunung Merapi),在當地時間今天下午5時2分至5時30分之間3次爆發。

印尼當局表示,噴發出來火山灰燼高達1500公尺,攝氏500多度高溫的火山熔岩流向山坡,造成1名3個月大的嬰兒無法呼吸而死亡,26人被噴發的熔岩燙傷或呼吸困難入院急救,已有1萬3500名民眾移到10公里外的災民收容所。

【大紀元2010年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傅一倩雅加達26日專電)
http://epochtimes.com/b5/10/10/26/n3066200.htm


印尼「默拉皮火山」最高警戒 撤數千民眾.jpg
默拉皮火山噴出熱熔岩。(Getty Images)

印尼「默拉皮火山」最高警戒 撤數千民眾

位於印尼日惹的默拉皮火山(MountMerapi)最近開始流下熔岩,印尼當局25日將默拉皮火山可能爆發的警訊提升到最高級,意即火山正在膨脹,有隨時爆發成災禍的可能性。下令週遭數以千計的居民撤離,以策安全。

據印尼當地報導指出,截止25日,默拉皮火山噴出濃濃煙灰的頻繁率劇增,所謂的最高警戒,也包括對火山四周幾公里內的人家要進行疏散,24小時全天式的警戒值班和巡邏。這是否是該火山即將再一次爆發的預兆?誰也不敢肯定。

默拉皮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躍的火山之一,最後一次噴出岩漿發生在2006年6月日惹地震後不久。再上一次,該火山爆發於1930年,當時摧毀了13個村莊,造成約1400人死亡。

火山和地質災害的減災機構(PVMBG)負責人蘇羅諾(Surono)表示,最近該火山的膨脹更迅速,這表明高壓力氣體積聚,從而更加有爆炸性噴發的可能。

「我們相信默拉皮火山將會突然爆發,它不像1930年,也不是如2006年只噴出氣體。」他說。「然而,這一局面只是一個猜測。沒有人真的知道什麼時候默拉皮火山會爆發。」

專家表示,厚厚的雲層和薄霧妨礙了她的研究小組測量山的擴張。專家們現在進入全天候待命模式。中爪哇地區災害管理委員會已經建立了22個臨時庇護站。軍隊也做了應對的準備。

默拉皮火山是一個錐形火山,是印度尼西亞最活躍的火山,自從1548年起,已經斷續噴發了68次。盡管如此危險,但是距其南部20公里日惹市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由於其威脅人類居住地的安全,被國際地球化學和火山學協會列為應當加強監督與研究的全球16座火山之一。

當地的爪哇村民將默拉皮火山視為聖山,而且能預卜政治動盪,向來是定居於山腰上肥沃山坡地居民的心靈依靠,使得許多村民至今仍不願撤離。

默拉皮在1997年1月出現活動時,迫使數千名村民疏散,數月後就發生了亞洲金融風暴。許多印尼人將它的活動視為政治動盪的徵兆。

【大紀元2010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易達印尼綜合報道)
http://epochtimes.com/b5/10/10/25/n3064710.htm



印尼沉睡四百多年的火山爆發

印尼西部一座沉睡了四百多年的火山爆發,岩漿從火山口流出,火山灰和氣體衝上天空。

那座位在北蘇門達臘的火山,幾天前開始活動,星期天清晨少量噴發後,暫時停歇,沒有造成災情,它上一次爆發,已經是十七世紀的事了,地質學家不清楚它的噴發模式,基於安全考量,附近一萬多居民徹離,暫時安置到收容中心。政府發送了七千多個口罩給災民,同時設置公共廚房,供災民使用。

印尼領土涵蓋的島嶼數量,居全球之冠,它位處在火山和斷層環繞的太平洋地震帶上。

【大紀元2010年8月30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
http://epochtimes.com/b5/10/8/30/n3010091.htm

2010年9月30日 星期四

國道6號增設北山交流道 橋面灌漿 鷹架突倒塌壓10工人

搭建不穩?河床鬆動? 交流道鷹架倒.jpg

國道六號增設北山交流道,還在興建施工,中午,正在進行橋面灌漿工程,突如其來的,一根根巨型鋼架倒塌下來,施工工人一聽到聲響,根本來不及逃生,事發後,救援總動員,100多名消防救難人員,加上軍方單位,空勤直升機,重型機具通通出動,甚至使用生命探測儀,尋找被壓工人的身影,不幸的是,目前已知,一共造成3死3傷,還有4人失蹤。

一根根巨型鋼架,橫倒交疊,每一根都重達好幾公噸,突然倒壓下來,施工工人想逃都不來及。

重型機具出動,上百名消防救難人員,軍方總動員,搶在黃金救援時間內,拿著生命探測儀,尋找被壓工人身在何方。

有工人被救出來時,全身都是水泥灌漿,臉部扭曲變形,不幸的是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早一步被救出來的張士誠,雙腿骨折頭部挫傷有輕微腦震盪,事發當時他被整個鷹架倒下來壓住,還好有土坡蓋住,自己慢慢爬出來求救。受傷工人:「碰碰聲,我聽到上面有聲音,要跑來不及了。」

正在施工中的國道六號北山交流道,從橋面到河床高約50公尺,中午將近十名工人攀爬在鋼架上,進行橋面灌漿工程,不知道是鋼鐵支架結構出現了問題,還是河床地基不穩,突如其來100多公尺長的鋼架全都倒塌下來,施工工人就這樣被壓在鋼架下方,鋼架旁一棟緊鄰的白色建築,還好沒被壓到。

目擊者:「我在睡午覺,突然聽到聲音,大家一直跑,有的到處找地方躲。」

隨著救援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這起重大工安意外。目前所知,已經造成3死3傷,4人失蹤。


更新日期:2010/09/30 18:09 洪彩綸 黃茂松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30/8/2e2cc.html



搭建不穩?河床鬆動? 交流道鷹架倒

國道六橋面灌漿 鷹架突倒塌壓10工人.jpg


國道六號北山交流道工程,鷹架嚴重倒塌,3死3傷3失蹤,意外究竟是怎麼發生的?高工處表示,這個工程原本預計明年1月就要完工,下午正在進行水泥灌漿工程,可能鷹架搭建不穩,也可能是河床土壤鬆動,數十座鷹架突然塌陷,10多名工人當場被壓住,高公局表明,事故原因還要調查,但確信不是趕工引發事故。

數十座鷹架,從50公尺高的半空中,重力加速度掉落,車子被壓垮,工人被埋住,還原事發經過,10多名工人,原本站在鷹架上,進行水泥灌漿作業,突然,好幾座鷹架傾斜,甚至倒塌,當時站在鷹架上的工人,通通摔下來,可能的原因,是鷹架搭建不穩,但也可能是河床土壤鬆動,高公局目前已只能查出這樣。

高工局工程處長:「底下是用現場鋼架去支撐,是不是鋼架問題,還是底下土石產生問題,詳細的資料還要調查。」

北山交流道,是國道六號新增工程,整個沿烏溪河谷興建,預計明年1月就要完工通車,因此主體水泥橋面大致完成,底下還支撐數十座大型鷹架,原本是方便工人,進行灌漿施工,但下午施工到1點半左右,鷹架突然大量倒塌。

國工局人員:「目前工程進度是88.25%,較預定進度略為超前,所以並沒有趕工情況。」

國工局澄清,不是趕工引發事故,但重大工程怎麼沒做好防護措施?尤其,北山交流道工程,整個都是沿河谷施工,包括橋墩、鷹架都架在河床上,現在發生重大工安意外,通車時間恐怕因此延後,相關責任也必須追究。


更新日期:2010/09/30 18:10 洪彩綸 黃茂松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30/8/2e2cd.html



國六施工八次工安意外十死四傷

國六施工八次工安意外十死四傷.jpg


交通部國工局表示:國道6號南投段工程在去年三月全線通車,這一次發生意外的「北山」交流道及「舊正」交流道都屬於後續追加工程。北山交流道目前工程進度為88.25%,預定明年初完工。至於國道六號主線施工過程中,總計發生八起工安意外,造成10人不幸罹難,四人受傷,過去並沒有發生支撐鋼架倒塌案例。

國工局表示:國道六號南投段工程,沿著眉溪兩岸布設,全線總長度37.6公里,大約70%都是高架橋路段,民國93年3月起動工,98年3月全線完工通車,總計發生過8次工安意外,過去並沒有發生支撐架倒塌事故。

國工局表示:過去八次事故,意外類型包括:搭架人員墜落。鋼模、吊桶墜落、鋼筋倒塌及隧道落盤,總共造成10人死亡,4人受傷。至於這一次發生事故的北山交流道工程,去年1月19號開工,施工順利進度達88.25%,比預定進度略為超前,預定100年1月13號完工。工程合約金額為5.627億。


更新日期:2010/09/30 21:3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930/1/2e2q6.html



差4個月竣工!交流道坍 行車耗時倍增

差4個月竣工!交流道坍 行車耗時倍增.JPG


這次國道六號崩塌的地點,就在國姓鄉的北山村,興建北山交流道,主要可以紓解台14和台21線的車流量,如果從台中市的台14線走平面道路,過去要花3個小時,才能到惠蓀林場,一旦北山交流道興建,直接上國道六號,就能節省一半時間,眼看明年1月就要完工的交流道突崩塌,想通車還得再等一等。

超大型鷹架倒塌畫面怵目驚心,國道六號塌陷的交流道,位置是在霧峰往埔里、國道六號25公里處,也就是國姓鄉的北山村,往東可以到921地震園區,也就是九份二山,也能紓解台21線、台14線往霧峰的車流。

根據國工局資料,這興建中的北山交流道,平均每天約有40位工人上工,耗資5億6千多萬,工時2年,預計民國100年1月完工。九份二山攤商(96.09.18):「3點多了,到現在還沒有開市,因為沒有什麼人啊。」

感嘆九份二山路途遙遠,導致觀光客不想進來,如果北山交流道興建完成,可望解決,除了促進觀光,以往從台中市的台14線,到國姓鄉的惠蓀林場,只能走平面道路,要花3個小時,如果交流道完工,至少可以省下一半時間,眼看再4個月就要完工的交流道突然崩塌,通車時間恐怕還得再等等。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kiss20100930185953

台東橋梁工程意外 1死2輕傷

台東橋梁工程意外 1死2輕傷.jpg 

南迴公路加津林橋梁新建工程今天傍晚五點半發生工安意外,邊坡土石滑落,造成在橋下施工的3名工人慘遭活埋,救難人員近1小時挖掘,先後救出3人,經醫護人員急救,48歲金姓工人仍傷重不治,另,兩位林姓工人須住院觀察,但意識清楚,沒有生命危險。

台東馬偕醫院指出,疑遭土石活埋工人金明強傷勢最嚴重,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測不到血壓,經搶救,心跳曾一度恢復,惟,因傷勢過重,仍宣告不治。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即時報導】2010.09.30 09:23 pm
http://udn.com/NEWS/SOCIETY/BREAKINGNEWS2/5881553.shtml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花蓮一天10震 網友PO凌晨「紅雲」

花蓮一天10震 網友PO凌晨「紅雲」-1.JPG
花蓮一天10震 網友PO凌晨「紅雲」-2.jpg


花蓮地牛頻頻翻身,15個小時內連10震,其中最大的就發生在凌晨1點33分,芮氏規模5.1,甚至2個地震相差只有2分鐘;儘管地震中心表示,這次的震央位置,剛好介於歐亞板塊跟菲律賓板塊的交會,所以頻率是正常的。

只不過就這麼巧,凌晨有網友在內湖發現,該是漆黑一片的天空,卻好像染紅一般,還有一抹淡淡的黃,沒多久後,花蓮就發生5.1地震,難不成地震前天有異象?不過氣象局說,那是剛好內湖上空有雷雨跟閃電,其實不只這一個,過去所謂地震雲的說法,都沒有科學根據。

眼前的樹黑壓壓,但遠方天空卻如染紅一般,就像天剛剛亮,但怪了,家住內湖的網友,形容當時剛過午夜12點,往頭上看天空是正常的,漆黑一片,但再往遠一點點看,卻帶有淡淡的黃跟一點紅,還有一陣陣閃光,說時遲、那時快,花蓮就發生規模5.1地震。

如果把時間往前拉,花蓮地牛頻頻翻身,先是9月28日晚間9點10分,發生規模4.3前震,再來就是29日凌晨1點33分的5.1,緊接著2分鐘後,又發生一個3.6地震,到中午12點17分的規模3.9,等於15個小時內連10震,加上淺層地震,離震央最近的太魯閣,晃個不停。

儘管氣象局表示這樣的餘震頻率,算是正常,只不過配上天文,時機點也太過巧合。

無獨有偶,西藏的天空也被拍攝到,出現宛如人的雙眼,還有瞳孔,網友說,那是在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的前一天,四川地震災情慘重,甚至還用恐怖天眼來形容。

地震中心測報主任郭鍇紋:「地震是跟板塊運動,那個關係比較密切,跟天上的雲,關係不是很密切。」

為讓科學更貼近民眾,氣象局6月10日透過臉書報天氣,卻在9月27日接獲通知,說違反粉絲專頁使用條款,發佈權遭封鎖,多次透過管道申訴一直沒得到回覆,儘管有另外成立「報天氣二團」打算,但上路3個月服務,不得不先暫時喊卡。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sunkiss20100929184754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與洪患共處之道

與洪患共處之道.jpg

919水災甫告一段落,又有一個新的颱風在台灣附近徘徊,現在不但還未到追究水災責任的時候,甚至連水災善後都非當前急務,要趕快做好防備下一個颱風的工作,尤其許多地區已飽受惡水凌夷,無數居民尚未回復其日常生活,若干重要排洪設施亟待修復,如果再遭另一場風暴大雨凌虐,災情怕要更加慘重。

當這些緊急應變措施處理完竣,更重要的工作乃是如何徹底整頓水利與防洪設施,即使再逢200年一見的大雨,也不致造成如此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防災正好提供許多重要的訊息,足以做為前車之鑑,亡羊補牢,永絕後患。

919水災給我們的頭一個重要訊息,就是永遠不要將治水重任交給每幾年就要力拚選舉一次的政治人物,尤其是地方政府首長。因為像919這般嚴重的水患,要200年才可能發生一次,但地方首長任期不過四年至八年,有太多可博取選票的施政要擠進不夠用的預算案,豈肯將資源投入沒人看得見的下水道工程或滯洪池上?因此,七年前決定將下水道工程款,從內政部主導改為以一般性補助直接撥給縣市政府統籌的主政者,就是此次高雄水患的頭號劊子手。要讓下水道更暢通、洪水不再造成偌大災難,這個政策必須儘快廢棄,重新將決策權與預算權交回與地方選舉距離較遠的中央政府手中。

其次,在919水災中,縣市首長一句「幾乎是八成中央要負責」,演成了激烈的責任歸屬論戰,孰是孰非猶待釐清,但也暴露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那就是水火無情,它不分縣市界限、更不會只局限在某一縣市內為患。正如高雄市長所說,橫流高雄市的惡水乃是高雄縣流過去的,因此,治水問題毫無疑問要順著水的流向,跨縣市共同整治。

大高雄地區的主要河流多橫跨屏東與高雄縣市,過去各自為政,禍源無法根絕。正如此次高雄縣市合併為直轄市,而高雄縣位處上游,幅員又遠大於高雄市,問題已消除大半,只要與屏東縣攜手合作,高高屏地區的水患即有大獲改善的機會。其實,在一周之前,一位大高雄的候選人已看到這個關鍵,委請與屏東縣淵源甚深的水利專家規劃完整的高屏溪整治工程;如今洪水為患激起中央地方同仇敵愾的決心,更應乘此時機,一鼓作氣,完成此無可延緩的重要工程。

然而,再高明的水利專家也不能不承認,經過去年莫拉克水災的蹂躪,高屏地區河川已面目全非,流域中淤積砂石,數十年都清除不盡,只要雨量較大,很難不釀成災害。

因此,短期內能做的工作,只有十分無奈的選擇。其一是標定危險區域,將人煙稀少的地區劃定為滯洪帶,儘量減少各類活動,供洪水宣洩或滯留。但若這些區域已高度開發、人口密集,就只能劃為高度警戒區,一旦有降下暴雨可能,即緊急提出警告,疏散居民,做好防洪準備。

在此區域內的輔助性措施,就是一方面選擇低窪地區,徵收土地闢為滯洪池,引洪水流注,使周邊住戶淹水機率降低;一方面加強排洪設施,讓洪水可以快速宣洩,不致為害過大。當高雄縣市合併,還有另一個選擇,即將高雄市若干人口密集但水患頻仍地區的居民與工商活動稀釋,向周邊的高雄縣疏散,而在原地廣設滯洪池、低窪綠地、埤塘等。

經過這些從源引、流域到下游的種種整治,南部地區不會洪患永絕,但為禍可以大為減輕,部分高危險區的居民也能在及時的警告與防備下,讓損害降至最低。南部如此,全台各地也莫不然。如果真能劍及履及立刻行動,台灣不會沒有洪患,但我們將學會與洪患共處。


【經濟日報╱社論】2010.09.24 02:20 am
http://www.udn.com/2010/9/24/NEWS/OPINION/OPI1/5867763.shtml

強降雨愈見頻繁 淹水恐成常態


強降雨愈見頻繁 淹水恐成常態.jpg









最近下大雨的頻率,好像愈來愈密集,而根據學者的觀察,今年一到七月,全球溫度是有史以來最高的;而溫度提升,也造成水氣增加,未來這種一下雨就淹水的情況,恐怕會成為常態。

造成高雄屏東淹大水的凡那比颱風,沒走多久,今年第一道東北季風接著報到,下一晚的雨,就造成台北汐止、基隆淹水,還創下基隆史上、第二高的雨量。學者認為這跟氣候變遷有關,大雨成災,全都因為今年的一到七月,全球的溫度飆高到了最高點。

光一個東北季風就讓北台灣泡水,學者更擔心,今年海水溫度高,颱風還有機會生成,如果出現秋颱,又和東北季風共伴,北部的災情恐怕會更嚴重。

面對瞬間暴雨的趨勢,學者也認為,光靠加高堤防、加大抽水站,已經不足以抵擋淹水了。

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主任劉紹臣警告,聯合國IPCC已經預測,再過二十五年,全球的溫度會增加攝氏0.7度,到時候,台灣的前百分之十的強降雨、會增加為3倍,以後雨只會下得越來越強,不及早調整防洪的思維,將來淹水只會變成常態。


2010-09-24 22:40:00 公共電視 記者林靜梅沈志明台北報導
http://news.pchome.com.tw/living/pts/20100924/index-12853392002536008009.html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國道3號(北二高七堵段)走山崩塌

國道三號七堵路段走山崩塌示意圖

國道三號七堵路段走山崩塌示意圖.JPG

國道三號南下三.一公里、瑪東系統交流道附近,廿五日下午驚爆走山意外,大量巨石、泥沙傾洩而下,南北雙向六線道全遭掩蓋、一座陸橋遭壓毀,疑有三輛車被埋。這是國道通車來首次因走山阻斷雙向道路的重大災害。崩塌面積至少三個足球場大,土石逾十萬立方,預估廿天才能全部清除。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說,中山高和北二高經過基隆河之後的以北路段,地質屬砂岩和頁岩「互層」區域,砂岩層較厚,較薄的頁岩則顆粒較細、強度較低,昨日發生事故山頭可能因頁岩層經過長期風化加上雨水滲透,強度弱化而走山。

台大地理系教授陳于高也說,走山通常發生在地震或大雨過後,條件除了順向坡之外,還必須是可滑動的地層面,含水高低是關鍵。他說,該處地層有可能本來就已慢慢在滑動,壓力超過臨界值後,瞬間整個山就滑動下來。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2010-04-26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5144x112010042600577,00.html



北二高走山前後對照

北二高走山前後對照-走山地點,2006年的衛星照片。.jpg
走山地點,2006年的衛星照片。

北二高走山前後對照-空勤總隊空拍山崩覆蓋北二高慘狀,原本橫跨高速路的天橋支離破碎,令人怵目驚心。.jpg
空勤總隊空拍山崩覆蓋北二高慘狀,原本橫跨高速路的天橋支離破碎,令人怵目驚心。

北二高走山前後對照-從62號快速道路看走山點。.jpg
從62號快速道路看走山點。



北二高走山前後對照-大埔人行跨越橋在走山前的樣子。.jpg
大埔人行跨越橋在走山前的樣子。

北二高走山前後對照-嚴重走山後,現場大埔人行跨越橋斷成兩截。.jpg
嚴重走山後,現場大埔人行跨越橋斷成兩截。


【聯合新聞網╱綜合整理】2010.04.26 04:26 pm
http://www.udn.com/2010/4/26/NEWS/NATIONAL/NATS4/5559996.shtml



為何走山? 查全台32處國道邊坡

交通部上午宣布,為徹底找出國道3號走山原因,並防範類似災害發生,將在一、兩天內,邀集學者專家成立「技術專案調查小組」,除查明事故原因,並檢討修訂現有的高速公路維護管理機制、施工規範。高速公路局也決定,針對全台32處重點列管的國道邊坡,以及國道新建工程局全面清查的順向坡資料,派員加強巡查,檢視邊坡安全性。

陳彥伯說,專案小組調查的重點包括三個部分:
1、國道3號走山事故成因。
2、檢討現有國道維護管理機制。
3、修正檢討國道施工規範,並提出因應對策。專案小組召集人將由交通部長毛治國指派次長或技監擔任。

對於立委要求清查所有道路順向坡的狀況,交通部路政司長祁文中表示,交通部將成立專案小組進行全面清查,再由專家學者組成的委員會認定,看那些有立即危險,再決定如何因應。

祁文中表示,會儘速辦理,屆時交通部會也會舉行記者會對外說明,並把結果上網公告周知,他說,有立即危險的路段就馬上封路。國民黨團則要求,交通部應盡最大努力搜救,並徹查此次崩坍成因與災害責任歸屬。


土木技師公會:應上山頂擴大查

國道3號七堵路段大走山原因未明,中華民國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余烈今天強烈建議,交通部應該優先鎖定「高潛勢區、順向坡、坡角被斬斷」路段,派員上邊坡巡查,而且要擴大巡查範圍,仔細查看地面是否出現裂縫。

余烈措辭強烈的表示,「大自然不會分公有、私人土地」,符合這三項因素的高風險路段,應該要立即擴大巡查的範圍,不能只看邊坡,更不能侷限在公有地,「要上到山頂去查看」。

他說,經濟部地質調查所原本就有高潛勢區、順向坡的資料,高速公路養護單位,在災害發生後,應該主動仔細比對地調所的資料,針對高風險重點路段,立即進行更深入的巡查,不要再浪費大批人力,從南到北全台巡。

余烈昨天也初步比對地調所的資料,以及國道3號災害現場原始設計圖。他表示,根據設計圖,七堵路段災害現場的邊坡,當初地錨打的深度最深達35公尺,每根地錨可承受60 噸的拉力。但這次的大崩坍,證實光靠邊坡和地錨,根本擋不住順向坡大規模走山。


砂岩像麵包 頁岩像奶油

他表示,這次災變的現場屬於砂頁岩,他以三明治比喻,砂岩就像三明治的麵包、頁岩就像奶油,頁岩在乾燥狀態下是非常堅硬的黏土,以林肯大郡為例走山事故為例,頁岩在災害發生當下,像飛鏢一樣射出去,連大樓的梁柱都被硬生生切斷。

但頁岩一旦泡水,就變得有如漿糊,失去磨擦力。余烈認為,這次走山的七堵路段,在災害發生前一、兩天甚至一、兩個月前,應該已經出現裂縫,雨水順著裂縫滲入地底下,造成頁岩和砂岩分離,才出現大走山。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2010.04.27 05:31 pm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5562626.shtml



2010年4月14日 星期三

沉睡200年 冰島火山2度噴發

沉睡200年冰島火山2度噴發 威力強20倍800居民撤


沉睡200年冰島火山2度噴發 威力強20倍800居民撤.jpg
上個月(3月)才噴發的冰島艾雅法拉(Eyjafjallajokull)冰河火山,14日再度大爆發。

科學家評估,這次火山噴發和上次相比,威力足族強了10到20倍,當地河水已暴漲3公尺,由於擔心可能引發洪水,當地政府已緊急撤離約800多位居民。

冰島南部的艾雅法拉冰河火山14日再度噴發,從空中拍攝的畫面可以看到,火山噴發後將冰河融解,大量土石沿山壁傾瀉而下,並帶起滾滾煙霧和水氣,冒出的煙塵在空中竄起超過6000公尺,景象相當壯觀。

科學家評估,這一次的爆發威力比上一次強10到20倍;冰河被融化後,附近的河川水位已上升三公尺,由於擔心引發洪水侵襲,當地政府連夜緊急撤離居民,並送往臨時安置所。目前通往當地的道路都已經封閉,人車均不得進入。

據了解,艾雅法拉冰河火山在沉寂了兩百年後,上個月突然噴發,火紅岩漿不斷從裂縫中噴射而出,形成的壯觀景象一度引起民眾圍觀。不過專家已經提出警告,由於火山噴發相當危險,而且可能引發附近更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民眾還是不要冒險前往觀賞。

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國華
http://www.nownews.com/2010/04/15/91-2592044.htm


冰島火山如再爆 地球恐一年無陽光

冰島火山今天繼續噴發,同時爆發冰泥流帶來巨大洪水,火山灰在天空中大量飄散,專家擔心,如果火山再繼續這樣爆下去,有毒物質進入平流層,恐怕會影響到整個地球,讓地球出現異常低溫,最壞的情況,會讓地球長達1、2年陽光都被阻擋。

天空中聚積的大量火山灰,盤據在白雲之上,冰島艾維法拉火山所噴發出的火山灰,凝結在冷空氣中,看似動也不動。

連挪威的民眾在自家門口,都可以就近觀察到,火山灰和藍天白雲層層疊疊。

CNN氣象主播:「它們(火山灰)就像是一種高空氣旋,像一種超強風暴,如同這裡顯示的,它們在這裡流動運行。」

這股濃重火山灰,沿著冰島、挪威一路飄散到英國,横掃整個歐洲大陸上空,對於人類的影響不容小覷!

熔岩流經地方遭到破壞,帶動山坡土石流發生;火山灰形成的爆發雲會阻擋飛航視線,破壞飛機引擎,甚至為地球帶來想像不到的後果!

學者彼特.賽蒙斯:「掉落的火山灰,可能會引發許多問題。」
CNN主播:「這麻煩會持續多久?」
彼特.賽蒙斯:「這是個好問題,我必須指出1820年的火山爆發。」

19世紀初的地球發生什麼事?原來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火山灰帶來的有毒二氧化硫,和水氣形成硫酸霧,流到平流層後阻擋整個陽光,導致1816年成為沒有陽光的一年。

CNN主播:「所以這個狀況會再發生?也就是後續效應還會再擴大?」
彼特.賽蒙斯:「我們這麼說好了,冰島的狀況…呃…,沒有證據顯示,會引爆同樣災難(無日照)。」

冰島近5年來,最嚴重的火山爆發,雖然還沒有證據顯示,會讓全球整年沒有日照,但是連學者都不敢斷言,全球天氣不會因此降溫。

TVBS 更新日期:2010/04/16 19:13 林佳璇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16/8/240u7.html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中國青海玉樹 7.1地震

青海強震 617死傷者逾萬

青海強震 617死傷者逾萬-2.jpg
這是4月14日深夜拍攝的玉樹民族綜合職業學校救援現場。當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給當地人民群衆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新華社)


青海強震 617死傷者逾萬/地處偏僻海拔高 搶救不易/昔最後天堂 今成人間煉獄

大陸青海玉樹昨天發生規模7.1的強烈地震,目前已知死亡人數超過六百人,官方公布的數字是至少617人死亡,受傷的超過一萬人。而且因為地處偏僻,海拔又高,救援困難。

這個有「最後天堂」之稱的樂土,如今成了人間煉獄,建築物像骨牌一樣連環倒,玉樹職業學校災情慘重,許多學生被活埋,救難人員一磚一瓦徒手挖掘,但不幸至少有22名學生罹難. 最後天堂成了人間煉獄,現在當地找不到幾座完好的建築物。

玉樹縣海拔超過4000公尺,入夜後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災民裹著棉被仰望星空,這嚴苛的環境對救難隊也是一大考驗。

帶了救難犬的搜救隊飛到西寧機場,再轉搭巴士趕往災區,而從西寧到玉樹約860公里,路途不但遙遠而且崎嶇。 <sb央視主播080658 此次地震也波及到了四川甘孜 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區 目前當地已經有房屋 出現開裂和倒塌> 甘孜州的石渠縣至少有五人死亡,這次地震跟前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屬於同一板塊,專家擔心大陸進入地震活躍期。

台視 2010-04-15 13:50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415/2984273.html

印度東部 龍捲風肆虐

印度東部龍捲風肆虐40分鐘 已120死200傷
印度東部龍捲風肆虐-1.jpg

強烈龍捲風13日午夜前侵襲印度東部若干省份,雖然僅肆虐40分鐘,已知造成120人喪生、200人受傷,數十萬人無家可歸。由於通訊中斷,實際傷亡數字恐不只於此。

印度媒體報導,強烈龍捲風13日午夜之前以每小時80至125公里的風速橫掃比哈(Bihar)省東部、西孟加拉(West Bengal)省北部和阿薩姆(Assam)省逾10萬戶人家,肆虐時間約40分鐘,已知至少造成120人喪生、200人受傷,數十萬人無家可歸。

由於通訊中斷,救難人員試圖與災區聯繫,傷亡數字很可能還會增加。

「印度時報」(The Indian Times)引述加爾各答(Kolkata)阿利波爾(Alipore)地區氣象中心主任戴布納斯(G. C. Debnath)報導,從樹木和電線桿扭曲的情況、雷雨雲厚度和災難程度研判,「似乎是龍捲風造成的」。

不過其他媒體報導,這場伴隨打雷、閃電和大雨的天災是強烈氣旋風暴(cyclonic storm)造成,數千茅草屋被夷平、鐵皮屋頂被吹走。

由於發生在深夜就寢時間,罹難者幾乎都是在睡夢中慘遭不測,以致於傷亡如此慘重。

印度東部龍捲風肆虐-2.jpg


中央社 記者何宏儒新德里15日專電 (2010-04-15 13:50)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415/2984290.html

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

波蘭總統伉儷、政要墜機 97人亡


波蘭總統伉儷、政要墜機 97人亡.jpg
一架搭載波蘭總統與政府菁英的專機十日墜毀在俄羅斯西部城市斯摩林斯克附近的一座森林,造成總統伉儷在內機上九十七人全部罹難。圖為墜毀的圖波列夫-154型客機機身殘骸四處散落,現場慘不忍睹。(路透)


一架搭載波蘭總統列赫.卡辛斯基夫婦、央行行長、最高軍事首長及其他政府高官的俄製圖波列夫—154型總統專機,十日因濃霧而準備降落時,疑似因飛行員未遵照指示而墜毀於俄羅斯西部城市斯摩林斯克附近的一座森林,機上九十七人全部罹難。波蘭政府菁英一夕殞命震驚波蘭全國與世界,波蘭已宣布依法由國會議長科摩勞斯基暫代總統職權,並將提前舉行總統選舉,波蘭總理圖斯克也將趕赴失事現場坐鎮。


機齡26年 疑降落撞到樹梢

卡廷空難喪生的波蘭政府、軍方高官總計有總統及第一夫人、兩名眾院副議長、參議院副議長、副國防部長、總統府國安局長、中央銀行行長、參謀總長,陸、海、空軍總司令與特種部隊總司令以及一個左派小黨總統候選人,還有多名牧師等。波蘭政治軍事機關的最高層人物在這次空難中幾乎被摧毀殆盡,這也恐怕創下史上單次空難折損國家菁英人數最多的紀錄。分析家認為這起空難的政治衝擊將很長遠,而且令波蘭政治生態丕變。不過,預料空難尚不至於直接影響波蘭政府的運作,因為波蘭總統雖然是三軍統帥,但主要是儀式性的角色。

波蘭總統伉儷、政要墜機-1.jpg


政軍高層折損 史上最慘重

俄國緊急事務部表示,這起空難共九十七人喪生,其中八十九名乘客、八名機組員;不過,波蘭外交部說,乘客名單為八十九人,但一人未趕上飛機而逃過一劫。失事客機的兩具黑盒子已經找到,俄羅斯國營通訊社「俄羅斯新聞社」報導,卡辛斯基的遺體也已在現場被尋獲。

俄國斯摩林斯克省省長安徒菲耶夫說,這架機齡二十六年的噴射客機在接近斯摩林斯克的機場時,因濃霧而撞到樹梢,墜毀於機場兩公里外的一座森林,斷成數截起火。

波蘭總統伉儷、政要墜機-2.jpg


為卡廷慘案赴俄 同地又傳悲劇

俄國通訊社報導,失事原因目前懷疑是駕駛員疏失。俄羅斯空軍副司令阿留辛中將說,「在距離二.五公里時,航管發現機組員加速下降,已經在滑翔線以下開始下降」,「航管負責人命令機組員回到水平飛行,當機組員並未執行指示,又多次下指令指示降落另一座機場……然而機組員繼續下降,不幸的是以悲劇結束。」

從俄國電視畫面可看出,飛機殘骸散落在整片森林,有部分殘骸仍在燃燒中。消防隊已趕往現場撲滅火勢。目擊者表示,失事飛機在向左傾斜後墜毀,且墜地時有兩次很大的爆炸聲。

代總統科摩勞斯基已宣布,舉國哀悼一星期。俄國總理普廷與總統梅德維傑夫雙雙致電給圖斯克致哀,並保證與波蘭合作調查空難。已親自領銜空難調查委員會的普廷還告訴圖斯克,會做到充分告知,俄國已宣布十二日全國哀悼。

波蘭總統伉儷、政要墜機-歷來空難罹難元首一覽表.jpg  


專機去年曾大修 政府無錢汰換

卡辛斯基此行是要參加二戰波蘭菁英軍官在卡廷森林慘遭紅軍屠殺七十週年的紀念儀式。曾領導團結工聯反共的波蘭前總統華勒沙,形容這起意外「無法想像」。一臉錯愕的他說:「蘇共七十年前在卡廷殺害波蘭菁英。今天,波蘭菁英正準備對在當地遇害的波蘭人致敬時,竟又在當地遭到不測。」

卡辛斯基的孿生兄弟、前總理賈洛史拉夫.卡辛斯基對弟弟的喪生感到「震驚哀痛」,他所屬的法律正義黨(PiS)發言人說,「賈洛史拉夫.卡辛斯基因這起悲劇感到極為哀痛,但仍保持堅強。」

波蘭長久以來就有討論汰換政府領袖專機的聲音,但苦於資金短絀。波蘭官員透露,失事的圖波列夫—154型總統專機在去年十二月曾進廠大修,包括更換三具引擎、翻新電子飛航裝備以及更新機艙內部空間。

根據「飛航安全網」指出,圖波列夫—154型飛機的空難共六十六件,過去五年就占了六件。俄國國營航空公司Aeroflot最近才讓旗下的圖波列夫—154型飛機停役。

波蘭總統伉儷、政要墜機-圖波列夫154型客機 38年摔41架.jpg


自由電子報〔編譯羅彥傑/綜合十日外電報導〕2010-4-11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apr/11/today-t1.htm





悲劇波蘭 雪上加霜

波蘭總統伉儷、政要墜機-波蘭總統夫婦檔案照.jpg
波蘭總統夫婦檔案照(美聯社)

波蘭總統卡欽斯基(Lech Kaczynski)前天的葬禮,歐洲各國元首雲集,各自返回本國時,適逢火山灰塵蔽天,航空秩序大亂,似乎也象徵波蘭這個多災多難國家的國運,悲劇接二連三,永無止日。

說波蘭是個悲劇國家,絕不為過。位處德、俄兩大強權之間,每次發生戰爭,總以波蘭為戰場。直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獨立建國,定都華沙。次年,首任總統就被刺身亡,究竟為何,始終沒查清楚。

波蘭人最感痛心的,是二次大戰初期,一九四○年三月的卡廷森林大屠殺(Katyn Forest Massacre)。在史達林命令下,二萬二千名被蘇軍俘虜的波蘭籍軍官,全體被殺,一個不留。一九四三年,華沙猶太人反抗納粹起義,四十五萬猶太裔波蘭人被送進散佈各地的納粹集中營,生還者僅數百。一九四四年八月,輪到波蘭人發動的「華沙起義(Warsaw Uprising)」,希特勒盛怒之下,華沙全城被毀,一間完整的房屋也不剩。

最能代表波蘭人追求自由民主渴望的,是前蘇聯解體後,領導工會運動的華勒沙。他後來在一九九○到一九九五年間任總統。波蘭因此得以加入北大西洋公約,隨而再加入歐盟,減少了從東邊來的威脅。

二○○五年,中間偏右的卡欽斯基當選總統,上周卻因乘空軍專機訪俄,遇到大霧半途墜毀,全球同聲哀悼。為何出事?眾說紛紜,他乘坐的那架俄造Tu-154運輸機本就差勁,使用已超過二十年,根本就是老牛破車。

另有一說是氣候惡劣,駕駛的空軍軍官Arkadiusz Protasiuk也不想起飛,卻因總統堅持要趕去俄國司摩林斯克(Smolensk),參加紀念卡廷森林大屠殺儀式,不得不聽命。肇事後,從飛機殘骸找到的「黑盒子」證明,駕駛雖然接收到前途氣候不佳的警告,並未置理,以致不僅卡欽斯基本人,內閣死亡逾半,全機九十六人無一生還,真是一場浩劫。

外間判斷,卡欽斯基到司摩林斯克暫停一晚後,此行目的地仍是莫斯科。從乘客名單就可看出端倪。因為還有包括參謀總長Franciszek Gagor在內的五位將領、央行總裁Slawomir Skrzypek、眾院副議長Jerzy Szmajdzinski、外交部副部長Abdrzej Kremer、十五位國會議員、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大主教等人。

這些人和七十年前卡廷大屠殺受害者的家屬同機,可見卡欽斯基參加俄國境內的追悼儀式後,肯定要去莫斯科,否則軍方將領、央行總裁和外交部長不會隨行。墜機事件打破了原先安排,結果總統本人的棺木最先運回華沙,供波蘭人瞻仰致哀;總統夫人瑪莉亞(Maria)的銅棺遲了兩天才運回。

波蘭總統伉儷、政要墜機-波蘭空難遇難者全部找到.jpg  

卡欽斯基為何要去莫斯科?因為他過分向西方靠攏,願意提供基地讓北約興建早期預警系統(Early warning system)之外,還膽敢支持想加入北約的烏克蘭,惹得克里姆林宮主人一肚子火。他如此匆忙趕去,自然因為承受的壓力太大,必須前往朝聖,解釋一番。

飛機出事後,俄國裝出一臉無辜的模樣,否認與這場悲劇有任何關連。普丁下令,俄國媒體統一報導,只提墜機慘劇,不及其它。他向國內外保證,將親自「客觀、徹底」地調查墜機原因。真相如何,還須看他有幾分誠意。

波蘭憲法規定,總統出缺時,由眾院議長暫時代理。現任議長科莫盧斯基(Bronislaw Komorowski)已經宣誓就任。卡欽斯基的任期本將屆滿,原定八月辦理大選,現在卻因憲法規定,必須於六月底前重選總統。卡欽斯基所屬的「法律與正義黨(Law and Justice Party)」本來民調落後,在舉國悼念之時,可能獲得大量同情票,起死回生,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卡欽斯基有個雙胞胎弟弟,叫雅洛斯拉夫(Jaroslaw Kaczynski,以下稱名,以免混淆)。二○○六到二○○七年間,做過內閣總理;之前曾任總統府秘書長、農業部長、國會議員等職。雅洛斯拉夫年輕時追隨華勒沙搞工會運動,主編《Solidarity週刊》。獲得法學博士後,和他哥哥一同投入政治,現在正是法律與正義黨的主席。

雅洛斯拉夫有可能順理成章地代表該黨,在六月總統選戰中脫穎而出,但波蘭有十幾個政黨,無人敢作擔保。波蘭政府想把他哥哥葬在古城克拉考(Krakow)千年歷史的瓦維爾大教堂(Wawel Cathedral),也有人反對,認為卡欽斯基不配和歷代國王以及現代波蘭國父畢蘇斯基(Jozef Pilsudski)葬在一起,人多口雜,事情難辦啊!

陸以正專欄-2010-04-19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3341x112010041900148,00.html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礦災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礦災25死4失蹤 26年最慘

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礦災.jpg

美國發生近年最慘重的礦災!西維吉尼亞州的一處煤礦場,5日發生爆炸,目前已經證實至少有25人死亡,還有4人失蹤,由於礦坑的沼氣仍持續冒出,當局已經決定停止搜救。

救難直升機在西維吉尼亞州首府查爾斯頓以南50公里的媒山上空盤旋,這裡發生美國自1984年以來死傷最嚴重的礦災,現場一片混亂,許多家屬聚集,他們不曉得在這工作的家人情況,還向記者詢問。

發生礦災的礦坑,是麥賽能源旗下的效能煤礦公司所經營的「上大枝」礦坑,在5日下午3點發生爆炸,公司方面已經證實目前已有25人不幸罹難,家屬接獲噩號時,仍是忍不住傷痛。

這處煤礦場以前就出過不少事,沒想到又發生爆炸,雖然還有4個人失蹤,不過由於沼氣還是不斷湧出,當局已經決定停止搜救。

美國總統歐巴馬5日晚間表達哀悼,並承諾提供協助;這起礦災發生的原因還有待追查,礦業安全專家湯姆福曼指出,「礦坑的煤灰不斷累積,那是潛在的威脅,非常容易引發爆炸,同時還有甲烷(沼氣)累積,也具有巨大的爆炸性,此外,由於坑區開採的面積非常大,你也有某種結構崩塌的危險性。」

這個礦坑之前曾因沒有妥善排除甲烷而遭罰,這次爆炸是否與甲烷過量有關?也有待釐清。

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何中、陳芃霏 2010/04/07 02:20
http://www.nownews.com/2010/04/07/11490-2588486.htm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中國山西王家嶺礦災

礦災 王家嶺9死 伊川40人亡 可能還有生還者 不放棄搜救

中國山西王家嶺礦災.jpg

4月7日,山西臨汾王家嶺煤礦滲水事故搜救行動已進入第11天,截至19時,被困礦工遇難人數上升至9人,仍有29位工人被困井下,下落不明;同時,河南伊川白窯六礦3月31日發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截至4月6日10時,已造成40人死亡,6人失蹤。

7日早晨,王家嶺煤礦滲水事故搶險救援指揮部表示,井下還有兩個搜救點正加緊排水,救援人員已在井下待命,但據多名救援人員指出,已在井下發現了多具屍體。


搜救人員疲累過度

井下是否可能還有生還者?在救援現場待命的山西鋁廠職工醫院王醫生說,井下有煤塊、紙箱可以吃,巷道裡的積水也不像最初預測的那樣有毒,「從醫學上講,剩下30多人應該有生還可能。」

新華社報導,王家嶺事故新聞發言人劉德政透露,估計現場的救援、安保、醫護、後勤等加起來有上萬人,不過,自3月28日13時40分左右,王家嶺發生事故後,截至7日中午,首批救援隊員工作的時間已超過240小時,昨日,因勞累過度,一名30多歲的救援人員,在下井前暈倒。


工人自備乾糧救命

7日,獲救工人們身體已逐漸恢復,回想起在井下的8天,一名獲救工人說,許多人都是靠著自備的乾糧才得以維持生命,「捨不得吃。」一名工人說,每天只吃一點點,實在餓得受不了了,才吃一點,含在口裡慢慢吞下去。而井下用來搭棚子的木頭,也成為受困人員寶貴的食物,有人將木頭在水裡泡軟,再拿起來啃著吃,或者在飯盒裡打成漿,和水一起吞進肚裡。

被困在巷道裡,晚上很冷,工人們便躺在一起或抱著取暖。被困的前幾天,工人們相信,過三、四天就會有人來救援,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已有失去信心的工人開始交待後事,「如果你能活著出去,代我去看一下我的老婆和孩子。」也有人的「遺言」是:下輩子再也不下礦幹活了。


家屬要求公布獲救名單

王家嶺礦難救援工作仍加緊進行,劉德政說,當前最關鍵、最重要的仍然是排水。


據悉,救援工作主要面臨幾方面的困難,一是剩餘的兩個搜救區域巷道空間太小;二是滲水事故點還有大量的水從老空區流入;三是流通到井下的氣體不明確,瓦斯含量高;四是檢查通風系統和排查容易引爆的設備。

另外,目前大陸當局僅公布首批獲救的9名礦工姓名,雖然部分獲救礦工給親人打電話報了平安,但多數礦工家屬仍不知道自己親人是否獲救,焦急的家屬們,強烈要求大陸當局,盡快公布獲救工人名單。

中國山西王家嶺礦災_王家嶺礦透水事故示意圖.jpg

2010-04-08 旺報 【記者楊慈郁/綜合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0,5253,11052101x112010040800554,00.html


南韓天安艦爆炸沉沒 海軍史最大慘案

南韓天安艦爆炸沉沒_韓國巡邏艇和打撈船在海上搜尋沉沒的「天安艦」艦體。.jpg

今天的國際焦點、還是鎖定在南韓「天安艦」爆炸沉沒的後續發展。當時被救出生還的、天安鑑艦長終於親自出面,向家屬說明、當時事發的情況,而面對自己活著回來,卻有46位同袍下落不明,他感到很抱歉。不過,究竟爆炸的原因是什麼?到目前為止,軍方還是三緘其口,這也讓失蹤官兵的家屬、極度不滿、破口大罵。

南韓海軍巡邏艇天安艦,26號晚間在白翎島海域,發生不明原因的爆炸斷成兩截沉沒海底的意外,發生至今已經兩天,由於當地海域的天候不佳海流強大,軍方的打撈行動還是一無所獲。從27號晚間起,軍方兩度出動艦艇,運送失蹤官兵的家屬,前往天安艦殘骸失事地點瞭解打撈情況,家屬們個個心急如焚,有的情緒已經瀕臨崩潰。

位在平澤市的海軍基地,28號則是有家屬痛罵官方的救援行動不力。

天安艦失蹤官兵家屬:他們只派了一組潛水員到現場,而非動員全韓國人民投入救援,他們沒辦法打開失事艦艇的門,想想他們會有多受壓迫,追究是誰的責任不重要,重要的趕緊救這些人的命。

軍方27號下午安排了生還的艦長,向兩百多名家屬說明事發的情況。天安艦艦長,崔源一:一聲爆炸聲響,艦身向右傾斜90度,同一時間,所有的通訊和發電機都中斷。

崔源一指出天安艦爆炸原因,似乎是來自內部或外部的衝擊所造成,只有將沉船打撈後才能調查出真相。南韓媒體預估可能要花將近20天的時間,才能將一千兩百噸的艦艇,從15到20公尺深的海底拉出海面。而軍方初步研判,沒有跡象顯示,這起爆炸慘案和北韓有關。南韓總理鄭雲燦,28號緊急召開內閣會議,商討救援任務,並親自前往白翎島,強調會盡一切努力救回失蹤的46名官兵,總統李明博也下令要全面的調查失事原因。

公視新聞 更新日期:2010/03/28 22:15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28/51/22vy3.html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日本福島 6.6強震

日本東北發生6.6強震
日本東北發生6.6強震.jpg  


日本氣象廳表示,在日本時間14日下午5時零8分(台灣時間14日下午4時零8分),於東北地方的福島縣發生一起日本震度值5弱,芮氏規模6.6的強烈地震。不過,日本氣象廳並未發布海嘯警報。


根據報導,這起地震的震央在福島縣濱通市附近海岸,地點為北緯37.7度,東經141.9度,地震深度為40公里。地震發生時,東北新幹線還一度停駛。目前並未傳出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日本為因應地震發生所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害,各地都備有緊急通報網路,在這起地震發生後,福島縣都會區感受到劇烈搖晃之前,電視台、電台等大眾媒體已在短短幾秒內週知民眾發生地震,讓民眾及早防備。


更新日期:2010/03/14 16:55 張子清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14/58/2210u.html


印尼摩鹿加島 7.0地震


印尼7.0強烈地震 未發出海嘯警報
印尼7.0強烈地震 未發出海嘯警報.jpg
印尼摩鹿加島(Maluku)外海今天發生規模7.0的強烈地震,但是沒有發布海嘯警報。

印尼地球物理及氣象局(Indonesian Meteorology and Geophysics Agency)表示,這起地震發生在上午7時47分,震央位於北摩鹿加省(North Maluku)拉布哈(Labuha)東南方約132公里處,深度56公里。

(法新社雅加達14日電)更新日期:2010/03/14 09:35 何世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314/19/220l9.html



印尼昨日強震華人講述親歷
2009/09/03 01:54來源:YNET.com北青網  北京青年報    楊曉

印尼西爪哇省南部海域發生里氏7.0級地震-20090902.gif

昨天下午2時55分,印尼西爪哇省南部海域發生里氏7.0級地震(也有報導稱為里氏7.4級地震),雅加達、萬隆等地震感強烈,截至記者發稿時已造成15人死亡。 本報記者聯繫了在印尼生活的兩位華僑,請他們講述了地震發生時,他們的感受和經歷。


地震發生時人們不知所措

昨日下午,在首都雅加達市郊一家印尼華人企業工作的中國白領田靜靜正站著簽署文件,他突然感到一陣眩暈。 而在市中心開中餐館的楊淑美此時感覺強烈震感,她一時慌亂不知是躲在桌子底下還是跑下樓。

昨晚田靜靜接受記者連線採訪。 他說:“我當時在辦公室站著簽一份文件,突然感覺一陣頭暈,我第一反應是自己身體出了毛病,但身邊同事馬上意識到地震了。地震持續了10多秒鐘,其實我們沒有太在意。不過樓外是研究所,學生們紛紛跑出樓避難。”

記者綜合媒體報導發現,大多數人認為地震持續了10多秒鐘,但在雅加達市中心開中餐館的楊淑美堅持認為地震時間很長。 “我們在二樓猶豫是躲在桌子底下還是跑出去。因為我覺得樓梯不結實,怕被震塌。但我的會計很焦急,還是帶著我跑了下去。等我們到了外面,回頭看我們掛的燈籠還在左右晃動,我覺得地震持續時間要大大超過10多秒鐘。”

楊淑美說,當時店內還有10多名客人和20名店員。 他們全都跑到了店外,而楊淑美和會計是最後一個出來的。 大家在外面站了10多分鐘,直到客人要求結賬,楊淑美才回到店裡。

田靜靜和楊淑美都表示,這次地震對他們來說只是虛驚一場,因為單位和家裡都沒有受到損失,不過他們現在都在電視機前關注這次親身經歷的地震。


我大使館緊急疏散

記者昨晚與中國駐印尼大使館連線得知,大使館在地震時立即啟動應急措施,全體館員疏散到樓下空地上。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館員們第一時間撤離,直到確認沒有危險後,才返回工作崗位。 她說:“地震發生後,使館立即與印尼有關方面聯絡,核實中國公民的傷亡情況。我們目前沒有接到中國公民的傷亡報告。”

據介紹,使館周圍商業區高層寫字樓和飯店疏散下來成千上萬人,他們擁在街道和空場情緒緊張。 雅加達居民報告稱,建築物搖晃不止,人們爭相擁擠逃離辦公樓。 目擊者稱:“建築物先是搖晃了10秒鐘左右,然後停止了晃動。可是不一會兒,它們又開始搖晃。”

楊淑美看到大家不管多高都從高層撤離有不同意見。 她說,“去年地震時我在家裡,公寓樓的居民全都往下跑,由於人很多,我從16層一點點挪到樓下。從此我覺得,如果真來地震了,不如在家裡找避難點,地震時跑下樓擠在樓梯間很危險。”


爪哇地震帶活動異常

記者了解到,就在昨天地震的前一天,此次震中西北蘇門答臘島海域同一地震帶也發生了5.3級地震。 此前三週,該地區也發生了4.7至6.7級不等的一系列地震。 田靜靜邊看電視邊給記者翻譯:“當地電視報導說,最近一段時間這個地震帶很活躍。報導說,在震中以東一個石油勘探隊由於操作失誤出現井噴,地震前4天井噴異常激烈。”

他在電視台的朋友專門給他發了短信,由於震中海平面只有50公里,離最近的海岸只有30公里,因此很可能出現海嘯。 不過他從電視報導看到,海嘯警報已經取消。 據報導,印尼氣象和地質機構官員稱,爪哇南部海岸發生小規模海嘯。 該官員表示,此前發布了海嘯預警,但經過觀察已取消預警,地震不會引發大規模海嘯。

田靜靜說:“震中附近的一個縣我曾經去過,那裡生產的榴蓮糕很有名。不過那邊人口稀少,估計損失不大。”

記者通過“谷歌地球”(GoogleEarth)看到,地震雖然臨近人口最稠密的爪哇島,但爪哇南部沿海人口密度小。 離震中最近的400公里海岸線鮮有市鎮。 但可看到沿海地區有多座活火山,從而顯示該地區是地震多髮帶。


已確認有15人遇難

地震發生後,各國媒體通過各種方式獲得地震消息。 據美國彭博社消息,已確認有15人遇難,其中10人因山體滑坡死亡,另有數十棟建築物倒塌。 彭博社報導,包括印尼緊急情況部大樓都因為地震而疏散。 地震發生後,幾乎所有人都在徒勞地打手機,希望能夠聯絡到家人和朋友,然而手機通訊一度中斷。 印尼財長和央行高級副行長臨時取消了將在本週末在倫敦舉行的G20部長會的說明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最開始時公佈的地震級數是7.4級,但隨後被修正為7.0級。 印尼衛生部發言人帕卡亞透露,在雅加達至少有18人受傷。

正在距離印尼爪哇地震震中最近的塔西馬拉雅市(距離震中142公里)採訪的一名英國金融時報記者現場目擊了地震。 他說:“我所在的建築開始左右搖晃,人們立即緊張起來,所幸沒有受損。”

據英國媒體報導,距離印尼爪哇地震震中最近的塔西馬拉雅市(距離震中142公里)目擊者說,已經有數棟房子倒塌,包括市長居所,一座清真寺也遭到毀壞。 此外,萬隆市的目擊者也稱,該市很多建築業遭到不同程度損壞。 一位自稱埃文的男子說:“當時我們都在學習,突然建築大樓開始搖晃,並且持續了好幾分鐘,接著天花板突然掉下來。”印尼電力公司PLN稱,他們沒有因為地震停止電力供應。










 



2010年3月6日 星期六

2010 台灣節能減碳年

±2℃-logo.jpg

台灣環保署3月4日提出減碳加碼目標,十年後(2020年)台灣將減少二氧化碳(CO2)排放量2.1億噸;比春節前1月原本提出的8700萬噸減量目標,一下子提高了2.4倍;我願意為此喝采!並期待行政院長能立刻同意,跨部會迅速整合實現此目標。


未獲得媒體關注

朱立倫3月4日主持節能減碳推動會,宣布定2010年為台灣「節能減碳年」,確立國家「節能減碳總計劃」十大標竿方案,並提高減碳目標,一下子拉高兩倍以上。這是我們拍攝《±2℃》紀錄片後,最快樂也最安慰的事。

台灣談減碳從提高乾淨能源比率,蓋智慧電網提高發電效率,鼓勵工廠以綠色廠房節流,及境內植林、不夠的境外採購碳權,並落日條款定能源稅,既關係著台灣對全球暖化議題的承諾,也牽動未來國家經濟的競爭力。許多人可能不知,世界最大賣場Wall-Mart已宣布2014年起綠色採購,凡不符合碳足跡認證的產品,不得入美國賣場。 

只是非常可惜,我除了在一份財經報紙閱讀朱立倫的「2010減碳大計劃」外,台灣各大媒體幾無一家引述。朱立倫宣布「台灣減碳年」的大魄力決心,被多數媒體攔截「謀殺」,消息丟入垃圾桶。 

有一次閒聊時,我問了某報負責人,為什麼若干媒體炒作別人罵我這麼有興趣,對暖化威脅子孫,政府該做什麼事卻沒感覺?他回答:「妳知道,讀者……不喜歡硬題目,說妳、捧妳、尤其罵妳,才可能引起閱讀者重視。」 

我感覺很悲哀;但聳聳肩想,這不就是我們拍紀錄片直接訴諸公民的原因嗎? 

社會學裡有一個名詞叫「橋樑」,在一個社會體系裡,政府與公民之間,有許多角色扮演橋樑的功能。包括民意代表、社會菁英、宗教領袖、學術界、還有媒體。我們台灣社會顯然有些橋樑非常出色,例如慈濟;有些橋樑崎嶇難行,甚至根本斷了、垮了。 

南方朔等四野人罵馬政府「只作秀不做事」,我在政壇及媒體工作合起來三十年,這種扭曲現象不是現在才發生。 

1997年起有線電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2000年起連平面報紙也隨之八卦化之後,媒體與政壇互動扭曲的結果造就政治圈裡做事的是傻瓜;作秀的才是聰明人,才能搏版面,才能出頭。 


10方案圓綠色夢

朱立倫3月4日共公布了十大標竿方案,包括「改造低碳能源系統」、「低碳社區」、「低碳產業結構」、「建構綠色運輸網路」、「綠建築及綠色新景觀」、「擴張節能減碳綠色科技能量」、「推動節能減碳公共工程」、「深化節能減碳教育」,並研提推動「能源稅條例」立法……,可以想像他必然得面對來自鋼鐵、石化、甚至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的阻力與杯葛。

行政院內有一批「綠色理想」的人,但他們每次大規模複雜的設計一整套環保方案,在媒體被丟入垃圾桶上不了編輯台。

在公民社會由於民眾根本無法得知這些資訊及其背後的意義,因此毫無掌聲;在某些環保團體則因「政治成見」及反核歧見會再被大罵一通。

而在立法院高耗能產業必然展開強而有力的利益反遊說,這些減碳十大標竿方案非常可能在我們的扭曲社會裡最終胎死腹中。

借由本篇專欄,我想如實也公平的把環保署的「綠色夢想」直接告訴讀者,也期望我們所有關懷氣候災難的公民,寫E-MAIL或打電話鼓勵行政院,當政府有決心魄力為地球及下一代做大事時,民眾願意支持;且毫不吝惜的表達支持。

不要讓那些扭曲的「橋樑」,扼殺了台灣參與「救地球、救人類」的機會。 


作者:陳文茜 2010年03月06日 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342191/IssueID/20100306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高雄甲仙 6.4地震(桃源地震)

維基百科:2010年高雄甲仙地震(桃源地震)

高雄甲仙 6.4地震(桃源地震).jpg

2010年甲仙地震發生於台灣當地時間2010年3月4日8時18分,台灣高雄縣桃源鄉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震源位於高雄甲仙地震站東偏南方17公里處(並不在甲仙鄉內)。

由於深度只有5公里,而且震央就在台灣本島陸地上,所以各地震度感受上非常明顯。此外在海岸對岸的中國大陸城市如福州、廈門、泉州、惠州、溫州以及香港等,也有輕微感受。最強的餘震出現在同日的16時16分,芮氏規模5.7。

據灣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呂佩玲表示:「此次地震是自1900年以來高雄發生過的最強地震。上一次高雄最大地震發生在1902年,當時的震級為6級。」TVBS電視台稱本次地震威力相當於2顆原子彈的能量。

台灣中央氣象局分析此次地震是由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導致潮州斷層錯動而造成。但地質學家陳文山(當時國立台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對此地震發生感到錯愕,依據中央地質調查所對於潮州斷層研究資料來看,這條斷層過去從未有活動跡象存在,而且震央與潮州斷層還有一段距離,是潛伏在中央山脈底下,據陳文山研判來看,很有可能是盲斷層所致。依據後續餘震發生地點所做的觀察也顯示是其他斷層造成。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智利 8.8級大地震

維基百科:2010年智利大地震

智利 8.8級大地震.png

主震
發生日期:2010年2月27日
發生時間:6時34分17秒(UTC)
震央:35.846°S 72.719°W(康塞普西翁東北方向115公里處)
震源深度:35km
規模:Mw 8.8
最大烈度:MMVIII:塔爾卡瓦諾
海嘯:絕大多數太平洋沿岸地區收到海嘯警報
地震種類:海溝型、低角逆斷層型(沖斷層)

損壞
傷亡人數:1279人
損毀地區:智利 馬烏萊大區、比奧比奧大區

2010年智利大地震發生在智利中南部馬烏萊大區當地時間2010年2月27日3時34分(UTC 6時34分),震級最初報導為芮氏8.3至8.5,後修正為8.8,是當地自1960年智利9.5大地震後震級最大的地震。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35公里,震央位於智利第二大城市康賽普西翁東北偏北方向115公里、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西南方向325公里處。

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和阿根廷部分城市有震感。地震持續了約10至90秒。



智利8.8級大地震

明報 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23:20


智利沿岸城市凌晨發生黎克特制8.8級地震,至少82人死亡,多國發生海嘯警告,遍及四分一個地球。

地震發生在凌晨3時34分(香港時間下午2時34分),震央在沿岸的康塞普西翁(Concepcion)東北約90公里,首都聖地亞哥西南約317公里,深度55公里。目擊者稱,地震歷時約半分鐘。當地表示有約9呎高的海浪。

位於震央以北的首都聖地亞哥,有電線桿和建築物倒下。智利官方表示,至少有82人死亡。地震發生後曾有至少20次5級以上餘震,最大為6.9級。

首都聖地亞哥,有教堂和其他建築物倒塌,居民走到街上躲避。電視新聞的畫面中可見到街上有大量瓦礫。

在聖地亞哥的南部(接近震央)兩個市鎮,損毀較為嚴重,有公路和橋樑完全被毀。

美國相關機構陸續向智利、秘魯、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巴拿馬、波多黎各等多國以及南極洲地區發出海嘯警報,3個多小時後取消。但太平洋地區,澳洲和新西蘭其後亦發出海嘯警告。

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周六在大地震發生後宣布,國家進入災難狀態。距進本地660公里的人口稠密的智利魯賓遜島海岸曾出現巨浪。

強烈地震波及鄰國阿根廷,造成門多薩省等部分地區供電中斷,目前還沒有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智利經常發生地震,在1960年5月22日,該國有9.5級地震,200萬人無家可歸,1655人死亡,其後的海嘯亦導致日本、夏威夷、菲律賓傷亡和破壞。該次地震與今次的地震震央相差約300公里。












美國‧智利強震震歪地軸‧地球自轉快了‧日子短了

星洲日報/國際‧2010-03-03 15:27


(美國‧華盛頓)智利上週六(2月27日)發生的8.8級地震威力巨大,震得可能連地軸也出現偏移,導致每天的時間縮短!

美國太空總署(NASA)專家表示,智利這次大地震,令到地球地軸偏移了2.7毫角秒(相當於約8厘米),影響地球的自轉速度,以致地球的日長時間,可能縮短了1.26微秒。不過暫時還不需要調整時鐘。

地球自傳一週需時24個小時,因此地軸改變將會影響自轉時間。

地球物理學家格羅斯利用電腦模型計算智利大地震的影響,他表示這次地震能令數百公里長的岩石移動數米,改變地球質量的分佈,從而影響地球自轉的速度。

他說:“智利地震令日長時間縮短了1.26微秒(microseconds,代表百萬分之一秒的單位),地球地軸偏移了2.7毫角秒(milliarcseconds,也就是約8厘米)。有關改變很小,實際上雖很難測量出來,但可用電腦模擬出來”。

這像溜冰轉圈時,把手臂縮回來後,就會愈轉愈快。地震後地球自轉快了也是同一道理。

格羅斯發現,和2004年印尼外海的9.1級大地震比較,智利大地震對地軸的影響更大。

局部原因是因為,智利大地震的斷層線深入地層的角度,比2004年大地震稍微陡峭,這能更輕易地垂直移動地表,進而改變地軸。

太空總署說,2004年的大地震將地軸移動約7公分,使每天時間縮短6.8微秒。


專家:島嶼被推高兩米

另一方面,研究智利地質的英國地球科學專家裡特布羅克表示,有些改變比較明顯,多個島移動了,“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附近的聖瑪麗亞島(Santa Maria Island)或因今次地震上升了兩米。那裡的岩石證據,顯示過去的地震曾把島推高”。

台灣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院長趙豐則表示,地震帶來的改變將“永遠”維持下去。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2℃》台灣第一部記錄全球暖化影響的紀錄片

±2℃ 幾米篇-看板-1.jpg

這部紀錄片從去年莫拉克之後的九月開始募款籌備,十月開始進行攝製的工作,歷經不到五個月完成紀錄片。本片不為得獎或學術研究,不以二至三年完成應有篇幅,原因是希望能夠在今年的颱風季節來臨之前,已於全台灣各地完成巡迴演出,讓台灣面對夏季災難全民及政府有更好的認知和準備。


影片總共分成七個大段落:

第一個大段落整理過去半年來全球令人驚異的氣候變遷現象。

第二個大段落,從科學家的角度,引用中央研究院以及IPCC的報告解釋這些現象為何產生。

第三個階段回到台灣必須面對的幾大真相,包括:
台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只比孟加拉低,非常多貧窮的人口被迫居住本來不適合人居住,而且很危險的地方。
第二個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是台灣的土地侵蝕率非常的高,每年2%,排名世界前十名。
第三個,台灣位於亞洲颱風鏈島上,每一年的颱風,都是三到四個規模。

換句話說,當全球暖化愈來愈嚴重,暴雨暴風極端現象愈明顯的時候,台灣因為本身很特殊的因素,災難將比中國、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嚴峻。

未來,颱風變得會越來越強,雨量會越來越極端,大旱後就是暴雨,熱浪後緊接著寒冬,台灣民眾居住的土地侵蝕率會越來越嚴重,莫拉克不會是唯一。

紀錄片並且比較了台灣與荷蘭面對全球暖化的準備。荷蘭於1953年曾經歷類似莫拉克風災的災害,結果荷蘭建立了一個全世界最著名、史上沒有人可超越的千年水利工程,當年荷蘭訂出的叫做「千年防洪標準」;但荷蘭人,在五年前,正式的認清,這個「千年」,在氣候變遷下,連二十年都不足以面對。於是荷蘭啟動了新的國土規劃,預算規模超過國防預算,把原來填出來的土地還給大海,「還土於海」、「還土於河」,並且「與水共存」,發明水上房屋,準備好面對2035年海平面上升後的新地球生態。

紀錄片並且於2010年1月莫拉克後五個月回到風災時被稱作是煉獄的地方林邊,我們看到至今仍然淤積高於路面、橋樑的河床,非常憂心政府的效率。

紀錄片同時結合台大水工所教授及學生的研究,空拍了台灣的石門水庫,由於歷次風災,包含這次莫拉克風災淤塞南部的曾文水庫、南化水庫。

五年前桃芝風災淤塞了石門水庫,使水庫承受極端雨量的能力一次比一次少。以台北的石門水庫為例,目前極限容量僅至1500毫米,未來只要雨量破1500公釐,尤其雨量全於短時間內突然驟下,石門水庫甚至有重大的潰霸危機。而所謂1500毫米,只是莫拉克阿里山雨量的一半多一點,也是去年九月宜蘭寒溪測得的雨量總值。

這部紀錄片希望訴求的是所有關心台灣氣候變遷的觀眾們。我們一直期待好的領導者,但當一個民主國家沒有好的公民,民選的國家領袖就不太可能出現大改變的政策。

所以,紀錄片希望能夠募集至少全台灣有一百萬人觀看正負二度C紀錄片,凝聚成這個島嶼真正最強的台灣意識,勇敢的做出改變。

紀錄片的片尾並引用了2009年,一位印度女孩在聯合國發表的談話。這個女孩站在聯合國各國代表面前,告訴擁有權力的國際領袖:「我希望你們對地球做出改變,你不要讓我長大之後,回過頭來質疑你們,當你們擁有權力的時候,你們做了什麼?」

你們,做了什麼?






加減2度C行動聯盟官方網站
http://正負2度c.tw/theme.php?txtid=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