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埃及抗爭至少18人死亡 穆巴拉克首次公開演說

2011-1月28日,埃及民眾空前的抗爭進一步擴大。據報導,當天大約有8萬人加入街頭抗議行列,要求罷黜埃及總統穆巴拉克(AFP).jpg

埃及群眾週五反政府暴力抗爭至少造成18人死亡,上千人受傷。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也首次透過電視發表演說。他指責反政府示威是顛覆國家、摧毀法統的陰謀。

埃及在過去這四天,群眾激烈抗爭對於已經執政31年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而言,是前所未見的挑戰。成千上萬名埃及人這幾天陸續湧上街頭,抗議高失業率、貪污腐敗及政府高壓政策。全國各大城市都是人群,示威要求總統「穆巴拉克」下臺。

有報導指出,在首都「開羅」及「蘇彝士港」的警民衝突中,有高達1100人受傷。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今天首次上電視發表談話,他表示將會敦促社會、經濟及政治各方面改革,但他也為安全部隊的鎮壓行動辯護。

埃及當局已宣布從(當地時間)傍晚6點到隔天早上7點,實施宵禁。但民眾置之不理。並與執行宵禁的部隊爆發激烈衝突,埃及執政黨總部遭人縱火,同時,國家廣播公司及外交部也遭民眾包圍。境內的網路及手機通訊受到嚴重干擾。當局出動軍用直昇機在上空巡邏。

美國疾呼埃及朝野冷靜節制,並呼籲「穆巴拉克」實施改革。白宮發言人「吉布斯」並且表示,華府這幾天將重新審查對埃及的援助。

英國、法國及美國都已對國民發布埃及旅遊警訊。

2011-01-29 【中廣新聞/謝佐人】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50405475/132011012900613.html




茉莉花革命蔓延 「打倒獨裁」 埃及一呼百

2011年02月10日,埃及成千上萬民眾及工人聚集在開羅解放廣場前示威抗議,要求總統穆巴拉克下臺。.jpg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引起阿拉伯世界推翻獨裁政權的一波波行動。

1月28日,埃及民眾空前的抗爭進一步擴大。據報導,當天大約有8萬人加入街頭抗議行列,要求罷黜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有年輕的網民在網上發出打倒獨裁等字眼的帖子,通過網絡傳開。由於不滿政府腐敗、物價上漲和失業率高等問題。此留言一呼百應,埃及多個城市25日以來發生大規模民眾集會示威。



軍警與示威者爆發衝突



在埃及首都開羅和港口城市亞歷山大,警方動用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驅散星期五禱告之後加入示威遊行的人群。這是埃及前所未有的全國性抗議活動的第四天,示威者要求結束現總統穆巴拉克已經持續30年的統治。


埃及最大的反對黨穆斯林兄弟黨表示支持迄今為止一直由非宗教青年團體領導的抗議活動。有報導說,就在前一天晚上,警方與示威者發生衝突,一些反對派人士被捕。自示威遊行開始以來,已經至少有1千人被捕。

據美國之音報導,法新社說,亞歷山大的抗議者放火焚燒了一座政府大樓。在蘇伊士,目擊者說,至少兩名抗議者被殺。來自蘇伊士的電視畫面顯示,示威者向安全車輛投擲石塊,一座建築物中噴湧著濃重的黑煙,抗議者們直面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
據英國電訊報報導,有1名BBC記者被毆,和4名法國記者被捕。



社群網站被封鎖


埃及個人及運動團體透過社群網站臉書 (Facebook)、推特(Twitter)傳遞28日禱告後舉行大規模遊行的訊息。有網民留言:打倒獨裁等留言,一傳十,十傳百,傳向全國。據報導,走上街頭的人們高呼「打倒穆巴拉克,打倒暴君」、「我們不要你」。埃及網路服務28日凌晨開始中斷,行動電話簡訊也無法傳送。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艾爾巴迪加入抗議

27日晚上抵達埃及的艾爾巴迪呼籲統治者「傾聽人民的聲音」,而不是使用暴力。艾巴拉迪曾任國際 原子能總署署長,並在2005年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知名支持埃及政治改革的人物之一,他的出現對這次抗爭有著指標性的作用。



埃及總統:強行實施宵禁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28日宣佈,從當晚開始在首都開羅等3個主要城市強行實施宵禁。時間從晚6時至次日早7時。穆巴拉克命令,軍方與警方一同維持宵禁期間的秩序。據報導,埃及國家電視台隨後宣佈宵禁範圍擴大至全國。



美:籲埃及允許和平抗議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28日發表聲明說,「美國非常關注埃及警察及安全部門對抗議者的暴力行為,呼籲埃及政府採取克制。同時,抗議者應當和平的表達訴求。美國支持埃及人的普世人權價值,包括言論和結社集會自由。美國敦促埃及政府允許和平抗議,並恢復被切斷的網路和通訊。」



「茉莉花革命」背景



據悉,突尼斯「茉莉花革命」起因於去年12月17日,一名26歲的研究生因無證照銷售水果和蔬菜,遭到警察的「耳光」、「吐沫」和沒收,市政當局又拒絕其對警察打人的投訴,他投訴無門下自焚,引發民眾示威抗議;當局開槍鎮壓抗議民眾,引發更大的示威潮,終至其獨裁總統垮臺。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成功後,埃及、沙特等獨裁政權人人自危,擔心事件會引發骨牌效應,令其成為下一個被推翻的對象。


【大紀元2011年01月29日訊】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29/n3156594.htm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1.jpg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2.jpg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3.jpg









2011年1月25日 星期二

認識臺灣天災巡迴展

天旋地轉~認識臺灣天然災害特展.jpg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近年全球氣候變異、天災頻傳,臺灣位在歐亞大陸與太平洋的交界,特殊的地理位置也為這個美麗之島帶來不少災害。一旦災害發生,地處偏遠的山區原住民部落,往往得要面對大自然的猛撲。

本次「天旋地轉—認識台灣天然災害巡迴展」就是由國立台灣博物館精心策劃巡迴全國展出,這次來到臺中市大雅鄉的原住民服務
中心,主要是要帶領民眾認識台灣常見的天然災害—颱風及地震。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透過99年度原住民文物館活化計畫系列活動─「藝」起來原鄉:大館帶小館12場巡迴展,將原本位在都會區的博物館,帶向全臺灣的原住民地區。

此系列展覽的最後一場「天旋地轉—認識台灣天然災害巡迴展」,也在新春期間開展。世界各地因地質及氣候等天然因素影響,所產生的地震、颱風和豪雨等作用,造成人們生命財產損失,都稱為天然災害。

在臺灣,因人為開發的壓力,自然界中地表岩石的風化和侵蝕,我們常見的天然災害,包括颱風、地震及其衍生的強風、洪水、山崩及土石流等,常在短時間內即造成重大損傷,我們已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

策展人方建能博士表示,1999年9月21日集集大地震、2009年8月8日「八八風災」都在短時間內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極大損失,也在人們心中留下永遠無法抹滅的傷痕。

大家應該一起來認識臺灣常見的天然災害—颱風及地震,瞭解這些災害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災害狀況;讓我們下次再面臨災害時,也懂得沉著面對,以達防災及減災的目的。方博士希望藉由這次的展示,讓觀眾了解災害形成的原因、造成的災害狀況及預防的方法。

認識臺灣天災巡迴展,台中大雅展出.jpg
在臺中市大雅的「天旋地轉—認識台灣天然災害巡迴展」,將展出至3月31日。


本次特展係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國立臺灣博物館與臺中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承辦,臺中市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與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為協辦單位及活化計畫輔導團隊。

展期自100年1月25日至3月31日,展出單元包括:
一、台灣有哪些天然災害?
二、風雨交加的颱風;
三、天搖地動的地震;
四、從天空看台灣天然災害。

而在25日的開幕活動中,主辦單位也特別邀請曾經遭受災害的達觀國小同學擔當開幕表演嘉賓,以歌舞的活力律動、向觀眾表達災害的陰霾已消失,歡迎大家到臺中市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一起來認識台灣常見的天災。


天旋地轉--認識台灣天然災害巡迴展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臺中市政府
承辦單位:臺中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
協辦單位:臺中市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
時間:民國100年1月25日(二)上午10:00-12:00
地點:臺中市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臺中市大雅區忠義村仁愛路69號)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文物館活化計畫 - 藝起來原鄉
http://www.ims.org.tw/template/news_c.php?id=114

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 第三二五期
http://newsletter.teldap.tw/news/NewsContent.php?nid=4329&lid=493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澳洲百年洪災 布里斯班如空城

專家預計這次洪水所帶來的損失可能達昆省生產總值(GDP)的1%,約為100億澳元。.jpg
專家預計這次洪水所帶來的損失可能達昆省生產總值(GDP)的1%,約為100億澳元。(Getty Images)


兩百萬人撤離 房屋幾乎全滅頂

澳洲第三大城,昆士蘭省會布里斯班,12號遭到百年大洪水侵襲,兩百萬居民緊急打包撤離,布里斯班如同空城,洪峰在當地時間13號凌晨四點,到達市中心,最高水位比預期低了一公尺,氣象專家也帶來好消息,暴雨暫時不會再下,昆士蘭居民可以稍微喘口氣,面對重建的漫漫長路。

著名餐廳整間沖走,轉眼消失在布里斯班河上。居民趕緊打包撤離,布里斯班猶如死城,眼看河水快要漫過河岸,留守的兩萬戶人家嚴陣以待 洪峰在當地時間13號凌晨四點到達市區,最高水位4.5公尺,比預的水位低了1公尺。

不過低窪地區房屋還是幾乎滅頂,路標勉強露出水面,預估大水還要一兩天才會退掉,接下來的重建更是漫漫長路。 中翻英【Powered by Google AJAX Language API】,翻譯內容僅供參考。

昆士蘭省這場水患,本周已經造成12人死亡,43人失蹤。不過氣象專家帶來好消息,低氣壓往南移,將水氣帶到維多利亞省,昆士蘭省的暴雨趨緩,暫時不會再有新一波大洪水。

【大紀元2011年01月13日訊】
http://epochtimes.com/b5/11/1/13/n3141897.htm


澳洲東北部大部分地區遭到大水吞噬,損失近10億澳元。.jpg
澳洲東北部大部分地區遭到大水吞噬,損失近10億澳元。(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TORSTEN BLACKWOOD / AFP)


專家預計澳洲昆省洪災損失將過百億

被澳洲昆省省長布萊(Anna Bligh)描述為「歷史上最糟糕的自然災害」的洪水,給昆省帶來了嚴重損失,到12日上午,已確認有12人遇難,51人失蹤,估計暴漲的洪水將波及約19700戶居民和3500家公司企業,專家預計這次洪水所帶來的損失可能達昆省生產總值(GDP)的1%,約為100億澳元,另外,洪災還將進一步帶來提息壓力。

據澳洲廣播公司消息,JP Morgan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專家沃爾特斯(Stephen Walters)認為,洪水使昆省的出口減少,鐵路交通等基礎設施遭到毀壞,昆省總的受災損失可能要超過100億澳元,今年的經濟增長將減少約1%,西太銀行(Westpac)的專家也認為昆省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長會降低1%。

沃爾特斯還認為,澳聯儲的提息可能因洪水而推遲到5月份或8月份,他同時表示,無論是洪災後的出口商品和食品價格的上升,還是災後重建對各種材料物資和人工等的急需,都會進一步刺激澳聯儲的提息神經,提息應該在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

據瞭解,因停產供應減少,昆省普通煤及焦煤的價格現均已漲價,鋼價也將因焦煤價格上漲而漲價;食品價格則因小麥,蔗糖等受災減產而上漲,乙醇也會因糧食減產而漲價,此外,旅遊業的損失也很大,昆省旅遊協會的戈池文德(Daniel Gschwind)上週表示,昆省旅遊業這次的損失將達1億澳元,甚至更高。

【大紀元2011年01月13日訊】
http://epochtimes.com/b5/11/1/13/n3141133.htm




巴西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洪災和泥石流

巴西連日暴雨引發嚴重土石流災情。圖為2011年1月12日,救難人員在特勒索波里斯Teresopolis進行搜救。.jpg
巴西連日暴雨引發嚴重土石流災情。圖為2011年1月12日,救難人員在特勒索波里斯(Teresopolis)進行搜救。(Vanderlei Almeida/ AFP)


巴西大規模洪災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斷上升,使得這次洪災成為巴西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當局星期六估計,到目前為止,至少有787人死亡,而這個數字可能還會升高。官員們說,至少還有400人失蹤。

一個總部設在布魯塞爾的機構從1900年起就將國際災難記錄在案。根據他們的統計,上一次大規模洪災發生在1967年,有785人死亡。

上個星期,連日暴雨形成的泥流夷平了房屋,將汽車拋上房頂,並使至少6千人無家可歸。還有8千人被迫遷入臨時住房。這次洪災衝擊了里約熱內盧以北塞拉納山區的幾個城鎮。巴西總統羅塞芙的政府為災區提供緊急援助撥款4億6千萬美元,但是倖存者批評當局沒有提供足夠的幫助。

大紀元1月23日訊(美國之音報導)
http://epochtimes.com/b5/11/1/23/n3150796.htm



巴西洪災超過500人死亡

巴西東南部遭遇近年來最嚴重的洪災,已經造成超過500人喪生 。連日暴雨引發土石流掩蓋靠近里約熱內盧(RiodeJaneiro)的山城城鎮,許多人在睡夢中遭到活埋或被洪水沖走。 而雨量的加大可能令救援行動和恢復工作變得複雜。巴西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乘坐直昇飛機進行了巡視,並訪問了里約熱內盧州的部份災區。

救援人員正在災區艱難地試圖找到倖存者。許多災民也加入其中尋找親人,但找到的往往只是他們的屍體。暴雨帶來的大規模泥石流襲擊了當地城鎮,造成數千人無家可歸。

巴西警方稱,死亡人數還有可能進一步上升,但這次洪災已經是迄今為止巴西遭受過的最嚴重災難。在重災區特雷索波利斯市,巴西軍隊已經設立了一處野戰醫院,還有數百人被安置在當地的體育館內。但是隨著受傷人數的增加,醫療服務隨時有可能超出負荷。

在特雷索波利斯市看到的到處都是淤泥,有的高達三米。市長馬里奧說,有三四個鄉村社區被完全摧毀了,房屋倒塌,道路、橋樑被沖毀。

上任僅兩週的巴西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乘坐直昇飛機進行了巡視,並訪問了里約熱內盧州的部份災區。她已於12日簽撥了4.8億美元的緊急救災款。

羅塞夫說,這不僅是一場自然災害,也是由非法佔用土地所引發的問題,她還補充說政府必需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督。她說,在危險地帶建造房屋在巴西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而不再是特例。

在里約熱內盧,政府派出了250名士兵協助消防員、警察和居民們撤離。由於滑坡沖毀了道路和橋樑,人們無法進入災區。政府部門尤其擔心那些仍困於將來還有滑坡危險地區的、與外界隔離的居民。

【大紀元2011年01月15日訊】
http://epochtimes.com/b5/11/1/15/n3143010.htm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2011年首個日偏食將現天宇

圖為2010年10月7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太陽動力學觀測台」拍攝到的日偏食圖片(NASA).jpg
圖為2010年10月7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太陽動力學觀測台」拍攝到的日偏食圖片(NASA)


2011新年的第一個日偏食將在週二(1月4日)出現在天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日偏食將在歐洲,非洲北部和和亞洲中部可見。其中,中國的烏魯木齊、喀什、克拉瑪依、哈密等城市可觀測日偏食,其他西部地區可看到「帶食日落」。

美國航空航天局表示,這次日偏食將首先在1月4日UT時間 06:40:11( 註:北京下午14:40:11,北京時間比UT時間快8小時)在阿爾及利亞出現。日偏食隨後東移,經過西歐。歐洲城市馬德里、巴黎、倫敦和哥本哈根均有絕佳機會在日出時分觀測到這一天文奇觀。

最大的日偏食將於UT時間 08:50:35出現在瑞典北部出現。開羅、耶路撒冷、伊斯坦布爾和德黑蘭等地居民均會看到較大程度的日偏食。

夕陽月食則會出現在俄羅斯中部、哈薩克斯坦、中國西北部。據悉,中國新疆、西藏、青海和甘肅的部份地區可見。烏魯木齊、喀什、克拉瑪依、哈密等城市可觀測到程度不等的日偏食,而其他一些西部地區只能看到「帶食日落」。

日偏食將在UT時間 11:00:54(北京晚間19:00:54)結束。美國航空航天局表示,下次日食將發生在6月1日,亞洲東部,北美和北大西洋一些島嶼北部地區可見,其中,哈爾濱、長春、瀋陽、齊齊哈爾、牡丹江等地的公眾屆時可在清晨時分目睹這一天象;7月1日印度洋上空將出現日偏食;2011年11月25日,還將發生另一日食,非洲南部、澳大利亞和南極洲的整個南部地區將可觀測到。


日食不可肉眼觀測 可導致失明

專家表示,日食不可直接肉眼觀測。英國現任首席衛生官Dame Sally Davies 在一份聲明中說:「絕不能直接肉眼觀看日偏食。」她說,直接觀看日偏食將對眼睛造成永久性傷害,甚至失明。據悉,在2005年,一個男孩在觀看日偏食後,對視力造成了永久性嚴重傷害。

在英國,這次日偏食將於4日上午 8:06 出現, 隨後在9:30 結束。


【大紀元2011年01月03日訊】
http://epochtimes.com/b5/11/1/3/n3131752.htm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智利發生7.1級地震 通信電力中斷

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西南約595公里處,在當地時間1月2日下午5時,發生裡氏7.1級地震。.jpg
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西南約595公里處,在當地時間1月2日下午5時,發生裡氏7.1級地震。(網路擷取)


當地時間1月2日下午5時,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西南約595公里處,發生裡氏7.1級地震,隨後還發生了至少一次5.0級餘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導。目前,震區的手機通信和電力供應已經中斷。

當地地震台網測定,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位於地表以下16.9公里處。阿根廷南方部份城市居民也表示「震感明顯」。

由於擔心地震引發海嘯,不少居民逃到高處。智利海洋觀測部門說,地震發生在陸地而非海底,因此排除了海嘯發生的可能性。

1天前,阿根廷北部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省(南緯26.8,西經63.2)發生裡氏7級強地震,震中位於距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省首府西北約160公里處,震源深度為583.6公里。

去年2月27日,智利南部曾發生裡氏8.8級大地震,並且引起了海嘯,結果造成至少521人喪生和 20萬人無家可歸。

【大紀元2011年01月03日訊】
http://epochtimes.com/b5/11/1/3/n3131750.htm




智利發生7.1級地震 震中距首都約590公里

據國家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11年1月3日4時20分,在智利中部(南緯38.2度,西經73.3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7公里。震中距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市約590公里。


智利強震波及阿根廷部分城市

智利中部地區2日發生芮氏7.1級強烈地震,阿根廷南方部分城市震感明顯,但沒有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報告。

此次地震的震中位於距智利中部城市特木科約70公里的阿勞卡尼亞區。阿根廷南部和智利接壤的內烏肯省和內格羅河省都有不同程度的震感。

在內烏肯省和智利交界的薩莫雷海關,地震發生時大樓發生劇烈晃動,當時在樓內的數十名人員迅速逃離,不過大樓沒有發生倒塌。


智利震區電力中斷 係去年大地震餘震

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西南約595公里處2日發生芮氏7.2級地震,隨後還發生了至少一次5.0級餘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的報道。設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表示,本次地震不太可能造成破壞性海嘯。目前,震區的手機通信和電力供應已經中斷。

當地地震台網測定,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位於地表以下17公里處。目擊者稱,當地震發生後,正在海邊戲水的遊人迅速撤離海岸,其他靠近震中的人們也從室內跑到室外躲避。一些正在智利南部度假的人們也紛紛駕車北上避震,造成當地道路交通一度擁擠不堪。阿根廷南方部分城市居民也表示「震感明顯」。

2010年2月27日,智利南部曾發生芮氏8.8級大地震,並且引起了海嘯,結果造成至少521人喪生和20萬人無家可歸。智利地震學家稱,2日發生的大地震是上次8.8級地震的「餘震」。本月1日,阿根廷北部發生芮氏7級地震,因震源較深,只造成當地部分建築物輕微受損。

發佈日期:2011年01月03日 10:42 來源:新華網
http://www.hellotw.com/qqgl/qqjd/201101/t20110103_631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