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紐西蘭6.3強震 75死300人失蹤

紐西蘭6.3強震發生超過24小時,目前死亡人數已攀升到75人,另外有300多人下落不行。紐西蘭第二大城、位於南島的基督城,當地時間廿二日下午十二點五十一分(台灣時間廿二日早上七點五十一分)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三地震,市區多棟大樓倒塌,已有六十五人罹難,連冰河都被震裂,是紐國近八十年來最慘重的天災。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基隆走山 轟隆巨響後…家具行變一堆爛鐵

因連日陰雨,基隆巿基金一路潁泰家具行後方山坡昨晚發生走山,200多坪的鐵皮屋被土石推倒,垮下來的鐵皮、鋼梁覆蓋馬路,由巿區往萬里方向道路中斷,改成單線雙向通行,經巿府工程單位漏夜清理,今天上午7時已恢復通行,山坡地裸露處也加蓋帆布,避免下雨加速崩塌。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簡易低碳 10招走全球

2010年底到2011年初,全世界各地不斷傳出氣候災變,英國面臨百年低溫、澳洲昆士蘭省遭逢百年來最大洪水、中高緯度國家受著嚴酷大雪侵襲……,電影〈明天過後〉的場景似乎正在呈現。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日月潭邊蓋大樓 反應兩極

日月潭孔雀園舊址,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去年底變更為旅館區,縣府將以促參條例開發,獎勵民間蓋大飯店。但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認為,日月潭以山光水色馳名中外,潭邊不宜再興建高樓,以維護湖面的整體景觀。

暴雪冰封韓國東部 降雪量破百年紀錄

韓國江原道東海岸地區自11日開始遭受暴雪襲擊,據韓聯社報導,江原地方氣象廳表示,到週六上午10點30分,轄區內積雪量分別為:三陟110公分、東海100.1公分、江陵82公分、大關嶺55公分、束草42.8公分。其中,江陵市於週五單天積雪77.7公分,創下韓國自1911年觀測氣象10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今年1月也是南韓自1960年代以來最寒冷的1月份。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風車太大太高 荷蘭有人反對風力發電

荷蘭風力發電領先全球,雖然風力發電很環保,一些荷蘭人開始反對風力發電。引發爭議的不是風力發電這項措施,而是風車。現在的趨勢是,風車越來越高,越來越大,已經影響景觀,影響人們生活。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黑熊出沒!塔塔加森林靜山有成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玉管處)去(2010)年委託專家進行「塔塔加地區哺乳類動物監測調查」,於12月在玉山主峰線塔塔加森林附近,以先進的數位式紅外線自動相機,攝得台灣黑熊影像,證實此地有熊出沒。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冰島另1火山恐爆發 規模更大

冰島另1火山恐爆發 規模更大.jpg


冰島科學家警告,另一座火山預估就要爆發,噴出的火山灰恐怕比去年更多。

地質學家注意到第二大火山巴達本加(Bardarbunga)周圍地震次數大幅增加,認為火山爆發極有可能。

冰島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艾納森(Pall Einarsson)說,巴達本加附近有地殼活動增加的跡象,值得擔心。

去年冰島南部艾雅法拉(Eyjafjallajokull)附近火山爆發,引發全球大混亂,數百架飛機因為滿天的火山灰雲停飛。

艾納森告訴國營電視台說,地震儀數量不足,難以判斷目前地殼活動的規模並預測結果。

不過他說,持續的地震是近期以來最強烈,火山內岩漿也在上升,確實值得擔心。

在紀錄上,巴達本加上次在1910年爆發,不過火山學家認為,上一次真正的大爆發是在1477年,當時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浮石,岩漿量更是已知1萬年來地球上噴發最多的一次。


摘錄自2011年2月10日中央社報導
http://e-info.org.tw/node/63496





火山解析/冰島火山 更大咖還沒爆


2010-04_冰島火山在今四月初剛爆發時,和冰河景觀合為一體,非常壯觀,卻讓歐洲空中交通亂成一團。(路透).jpg
冰島火山在今四月初剛爆發時,和冰河景觀合為一體,非常壯觀,卻讓歐洲空中交通亂成一團。(路透)



北歐冰島的艾雅法拉火山(Eyjafjallajokull)在沉睡近兩世紀後甦醒,噴發出的火山灰癱瘓了歐洲的空中交通。然而在火山專家的眼中,艾雅法拉在火山家族中只能算是「B咖」,這次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是「小噴發造成大困擾」。



距艾雅法拉約20公里的另一座火山卡特拉(Katla)才是真正的「A咖」,爆發的威力恐是艾雅法拉火山的10倍,卡特拉是否會被艾雅法拉給「震醒」,冰島政府嚴陣以待。


要了解艾雅法拉火山,首先要了解為何冰島會從大西洋中「冒出來」。



中央研究院地球所研究員陳中華指出,冰島原位於深約1000到3000公尺的大西洋中洋脊上,由於中洋脊岩漿加上底下「熱點」冒出來的岩漿,不斷把冰島一路堆疊、往上推升而露出海平面。夏威夷群島(位在太平洋中洋脊上)的生成就是最典型「熱點」所造成。



通常地處中洋脊的火山噴發不會很猛烈,陳中華解釋,中洋脊火山主要是由玄武岩質組成,二氧化矽的含量低,黏滯性不高,火山岩漿通常是以較溫和的「流動」式裂隙噴發。



反之,高二氧化矽及氣體含量的安山-流紋岩質的火山岩漿,因黏滯性高,氣體不易逸出,較易累積壓力,導致「大爆發」。太平洋周邊「火環」的火山爆發,大部分是這種類型。



夏威夷的火山多半是這種「溫和」的流動噴發,因而有些成為觀光景點;冰島艾雅法拉火山3月時另一個火山口噴發,也是屬於較溫和的流動類型。



既然玄武岩成分的火山噴發屬於溫和類型,4月艾雅法拉火山為何會產生猛烈的爆發?陳中華指出,關鍵就在於火山上的冰層。這次冰島火山猛烈噴發,除了岩漿噴出本身所夾帶的氣體動力外,通過地下水層,加上岩漿的熱將火山口附近的冰融成水,進而變成水蒸氣,形成「水蒸氣噴發」。



陳中華說,從這次艾雅法拉火山爆發的照片可以很清楚看到這兩種力量:從火山噴出來的有白色和黑色兩種煙,白煙部分是單純的水蒸氣;黑煙就是火山灰加上水蒸氣。如果附近的水被蒸發光了,火山又將會回復到比較溫和的流動式裂隙噴發。



真理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鄧鴻源懷疑,冰島火山爆發可能和氣候暖化有關,因為冰層融化讓地殼的負重減輕,地底岩漿向上冒的力量大過地殼重量,兩種力不平衡,因而造成火山爆發。



不過陳中華認為,全球暖化造成冰島火山上的冰原融冰量應該微乎其微,是否是導致這次火山爆發的原因尚待商榷。



陳中華說,艾雅法拉火山的爆發只能算是「小噴發」。據統計,這次噴出的火山灰約0.1立方公里,依據火山噴發指數,1立方公里的火山灰是5級,這次冰島火山噴發約3到4級,僅能算是中小型的火山爆發。



艾雅法拉火山有個「孿生兄弟」卡特拉火山,它上面的冰原厚約600公尺(艾雅法拉火山只有200公尺)。根據歷史紀錄,兩座火山共同噴發共有三次,分別在西元920年、1612年,以及1821年。陳中華表示,卡特拉火山噴發頻率高,平均100年會噴發兩次
,地底岩漿庫的岩漿累積速度快。
陳中華評估,如果艾雅法拉火山的爆發「把卡特拉火山的通道搖鬆了」,卡特拉火山就有可能在岩漿未累積到爆發的臨界點,而提早噴發。



火山灰微粒飄散.jpg



何時熄火? 岩漿成分報你知




冰島南部艾雅法拉火山4月中爆發,讓歐洲航空業在半個月內就損失將近25億歐元。它什麼時候停止噴發,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陳中華指出,火山活動有些會間歇性噴發持續一段時間,目前學界可以根據岩漿地球化學的組成,來預估這次噴發量,一旦噴發規模接近預估值,則可推測此次火山活動可能已近尾聲,評估火山將要停止噴發。



陳中華曾經研究沖繩海槽的地質,沖繩海槽北端進入日本九州,南端經過台灣龜山島。



位於沖繩海槽北端的日本雲仙火山在1991年爆發,當時他就與日本東京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學者合作,第一次以同位素地球化學方法成功預測1991年雲仙火山的岩漿噴發量,進而去評估噴發時間。



雲仙火山海拔1359公尺,位於長崎附近約40公里的島原半島上。1792年曾經噴發,一個月後火山老熔岩倒塌,滑進海中引發海嘯,造成超過1萬5千人死亡,是日本最嚴重的火山災難。1991年雲仙火山再次噴發,1995年停止,共造成46位記者與火山學家罹難。



陳中華說,一般火山底下的岩漿庫噴出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量時,因為能量不足就會停止噴發,繼而等待新的岩漿補充。新的岩漿進來會改變整個岩漿的化學組成,所以學者可以從岩漿的化學組成來推估這次岩漿庫的特性及規模。



從岩漿化學組成推估火山岩漿的量,「要先瞭解它的祖宗八代」,陳中華說,除了要有之前每次噴發時,各時間點的岩漿成分及規模分析紀錄當作對照的參考外,現在火山噴發後也要立即採樣。



不過陳中華強調,透過這種方式只能大約預測火山岩漿的噴發量,進而評估目前火山噴發狀態,雖不能非常精準確定火山會何時停止噴發,但可以有效評估火山活動是否已進入尾聲。




【聯合報╱記者李承宇】2010.05.17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219&f_ART_ID=248539






火山解析/火山冬天效應 全球曾降0.5度



火山解析/火山冬天效應 全球曾降0.5度.jpg

艾雅法拉火山爆發,不少人會擔心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Pinatubo)造成的「火山冬天」事件重演,讓地球短暫(約一年)降溫、糧食歉收。



不過專家認為,艾雅法拉火山岩漿主要是由玄武岩質構成、屬於溫和裂隙噴發的類型,這次火山灰噴到7、8公里高的上空已經很高了,不太可能會噴到平流層引發火山冬天的現象。



一旦火山灰和氣體進入距地表約10公里高的平流層,就有可能會造成「火山冬天」的現象。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陳中華指出,火山灰進入平流層影響還不大,因停留時間較短,但是火山噴發後產生的硫化氫與二氧化硫氣體,遇到水氣之後會形成硫酸氣膠,這種硫酸氣膠顆粒非常細,隨噴射氣流迅速在平流層擴散,而且可停留長達1到3年,由於這些氣膠會吸收及反射太陽輻射,讓抵達地表的太陽輻射量減少,以致地表變冷。



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時候,就引發「火山冬天」效應。皮納圖博火山爆發第二年,全球平均溫度降低了約0.5度。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如果火山灰和氣體進入平流層西風帶,西風強的話,火山灰七天就可以繞地球一周。然而火山灰在對流層內,粗顆粒的火山灰飄不遠;能飄得遠的細火山灰對太陽光有很強的散射作用,容易散射掉波長短的藍光,所以在火山爆發後,陽光少了藍光,顏色會偏紅,讓會附近地區日出或夕陽更漂亮。



陳中華表示,如果同樣規模的火山爆發,火山灰都衝上平流層,低緯度赤道附近火山造成的影響會比高緯度火山嚴重許多,因為低緯度環流會讓火山灰擴散的範圍更廣。



【聯合報╱本報記者李承宇】2010.05.17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48540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日月潭第二條纜車可望105年營運

日月潭纜車營運一年,創下三百多萬的搭乘人次。.jpg
日月潭纜車營運一年,創下三百多萬的搭乘人次。


日月潭纜車營運一年,創下三百多萬的搭乘人次,可見空中俯瞰日月潭確實有賣點,風管處表示,第二條纜車系統,目前正在進行環境評估,如果順利,預計民國102年就可以動工,105年營運,屆時遊客可以搭乘集集線鐵路到車埕,再轉搭纜車到日月潭向山。

日月潭纜車可以從空中俯瞰日月潭,受到遊客喜愛,而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正在規劃第二條纜車系統,目前已經進入環評階段,風管處處長曾國基表示,第二條纜車,從水里車埕到日月潭向山,長度是目前纜車的三倍長,預估經費二十五億元。

屆時,鐵路集集線將在大彎的地方增設日月潭站,遊客可以在這裡搭乘纜車,直接到日月潭向山行政中心纜車站,選擇遊湖到伊達邵,接駁現有的纜車。而預估第二條纜車將在民國一百零二年動工,一百零五年年初就可以營運。

曾國基處長說,高鐵彰化站預估一百零四年完工,也將建議直接連結二水集集線,民眾可以搭乘高鐵接台鐵集集線,從第二條纜車進入日月潭。

此外,向山纜車站到碼頭之間,也考慮以單軌電車連結,未來加上推動綠能遊艇,可以讓日月潭成為綠能休閒的好去處。


2011-02-08【中廣新聞/張文祿】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東非三城市 獲永續運輸發展專款

東非三城市獲永續運輸發展專款.jpg


全球環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最近通過285萬美元的補助預算,外加相關各國432萬美元的共同籌資以解決東非三大城市發展永續運輸所面臨的挑戰。

全球環境基金於2月4日公佈此項補助。此擧將使得在衣索比亞的阿迪斯阿貝巴、肯亞的奈洛比、和烏干達的坎帕拉多達 800萬的民衆,受益於公共交通改善所帶來的成果。

全球環境基金的執行長和主席巴布特(Monique Barbut)表示:「隨著非洲城市發展迅速,尋求永續的交通運輸發展極為重要。一來不僅有助於緩解非洲氣候變化的現象,同時對於減輕貧困、改善空氣品質、和經濟增長各方面都有所助益。」


該計劃内容含以下4個部分,分別從2011年至2035年實施:

.設計一全面性的永續運輸系統,包括針對三個城市設計一套互補性運輸需求管理藍圖和城市規劃措施
.在示範走廊中強調提案系統的可行性
.推廣清潔空氣技術
.加強各城市建構永續運輸的能力、官方支持和意識


在阿迪斯阿貝巴,衣索比亞的首都和最大城市,約有340萬的人口, 15,000輛計程車和陳舊的巴士運輸系統,與Anbassa國營公司旗下數百輛的新型巴士共用現有道路。

在奈洛比,同樣也是肯亞的首都和最大城市,310萬的市民使用公共巴士(肯亞巴士),大型客車(城市公車)和matatus(小客車或小型貨車)代步。這些運輸工具固定行駛於數百條遍佈整個城市的航線上。

而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和最大城市,計有150萬人乘坐15個座位稱為通勤出租車的小客車,以及被稱爲boda bodas的自行車和有引擎的出租車。2007年坎帕拉官員宣布,將以一個更完善的城市公共汽車服務,取代目前行駛於街道上通勤出租車的計劃。

由於該三個國家一直以來致力於開發整合,同時對環境無害兩者兼具的城市運輸系統,以達到整合所有運輸模式的目的。有鑒于此,全球環境基金該項永續運輸計劃的項目不至於從頭開始。

全球環境基金表示,三地的政府都渴望獲得該項計劃内容的專業知識和輔助,以提供設計和實施永續運輸相關的解決方案。


摘譯自2011年2月7日ENS美國,華盛頓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http://e-info.org.tw/node/63499


2011年2月5日 星期六

經濟發展兼顧保育 生態觀光正流行

經濟發展兼顧保育 生態觀光正流行.jpg

在保育意識高漲的現在,不少地方都設立了自然保護區,希望生態環境可以不受干擾,但是相關措施卻不一定完備,現在有人開始進行所謂的「生態觀光」,希望透過比較妥善的作法,兼顧保育與經濟發展。

為了杜絕人為干擾,保育人士在動物棲息地成立自然保育區,國家公園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各國設立,然而在肯亞,世居當地的「馬賽族」原住民卻因此被強勢遷離,讓他們相當不滿。

肯亞農牧地主協會會長:「野生動物總是跑出園外,和我們飼養的牲畜混在一起,傳播疾病,造成很多傷亡,另一方面,我們卻不被允許入園。」

當地居民的經濟「錢」途,如何與自然保育同時兼顧,成為新世代的保育人士所必須面臨的難題。自然保育協會首席科學家桑伊亞:「若要思考保育政策的未來走向,必須處理『人』的因素。」

生態觀光,或許就是解決方法之一,許多經濟弱勢的國家擁有相當豐沛的觀光資源,遊客住在當地人經營的豪華木屋,望出去,就直接觀察動物生態,既可保育,又可賺錢。經營者:「我們很幸運這裡有獅子,因為可以吸引更多遊客,遊客來得愈多,觀光收益愈高。」

這些收益,有將近一半都會回饋給馬賽人,無形中,也培養出當地人的保育意識。肯亞農牧地主協會會長:「人們應該明白保育野生動物,從這種資源獲益。」

生態觀光的觸角,也延伸到了雨林深處,雨林豐富的生態物種,成為許多探險遊客的新天堂。然而觀光的收益,對於貪婪的商人而言,還是比不上直接砍掉樹木,能更快賺進大筆鈔票。桑伊亞:「事實上,不管保育運動做了什麼,一定有巨大力量有時結合起來,對抗保育力量的目標。」

在利益與保育的拉扯之間,如何達到真正「永續發展」的境界,與自然界共存共榮,人類還要學習。


摘錄自2011年2月5日TVBS報導
http://e-info.org.tw/node/63387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2011國際森林年 為保育點燃希望

2011國際森林年 為保育點燃希望.jpg

2011年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森林年」,主題為「我們的森林」。諾貝爾和平獎得主(Wangari Maathai)、全球各地的領導人及相關專家,皆出席2月2日在聯合國紐約總部舉行的啓動儀式。

聯合國表示,儘管全球的森林砍伐率仍「高得驚人」,但在其最新出版、針對全球森林狀態所提出的雙年度報告中卻顯示,森林砍伐和退化率出現放緩態勢。由於俄羅斯擁有廣大的森林資源,因此歐洲的森林覆蓋率居全球之冠。而過去十年來,單就森林消失與退化速度而言,拉美與加勒比地區最爲嚴重。

聯合國還提到,目前至少有16億人仰賴森林爲生並提供基本需求。同時6千多萬人,其中許多為土著同胞們以森林為家。

聯合國大會指定2011年為國際森林年,當天秘書長潘基文督促,把今年作為提高所有各類森林管理、保育和永續發展意識的管道。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數據顯示,森林覆蓋率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約31%,將近4億公頃。該組織當天也順勢公佈其「世界森林狀況報告」(State of the World's Forests)。

當天典禮主持人,聯合國大會主席約瑟夫戴斯(Joseph Deiss)指出,國際森林年承襲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理念,最終通過一項新的策略計劃。其中包括至2020止,藉由如森林和林業永續管理的政策,達到所有天然棲地消失退化速率顯著停緩的目標,以維護生物多樣性。

此外,聯合國在一份聲明中也提到,為因應許多源自於環境和社會各界的考量與關注,林產工業配合改善其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在生產過程中相繼採用更多的廢棄材料,以提高能源效率,減少排放。

去年,37%的林業生產總值來自廢紙、廢木材和非木材纖維。而這個數字根據聯合國的說法,至2030年很可能會增長到高達45%。其中,很大部分的成長將來自於中國和印度。

FAO林業部總幹事愛德華羅哈斯(Eduardo Rojas)表示:「適逢國際森林年,有必要大大強調人與森林之間的關聯性,還有當森林由當地人民以永續和創新方式管理之下,種種因素累積的好處。」

另外,當天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啓動儀式中,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環境與發展部主任瑪格尼絲(Stewart Maginnis)也發言表示:「森林管理由地區來主導,對地區而言不僅為高利潤的公共投資,也是輔助當地發展的優良選擇。我們所談論的乃是改變世界經濟,具有絕對革命性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讓未來變得更好。」


摘譯自2011年2月2日ENS美國紐約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http://e-info.org.tw/node/6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