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紐西蘭6.3強震 75死300人失蹤

紐西蘭6.3強震發生超過24小時,目前死亡人數已攀升到75人,另外有300多人下落不行。紐西蘭第二大城、位於南島的基督城,當地時間廿二日下午十二點五十一分(台灣時間廿二日早上七點五十一分)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三地震,市區多棟大樓倒塌,已有六十五人罹難,連冰河都被震裂,是紐國近八十年來最慘重的天災。


紐西蘭基督城市區的一座大教堂不敵廿二日強震,螺塔倒塌,瓦礫壓垮路旁轎車。.jpg
紐西蘭基督城市區的一座大教堂不敵廿二日強震,螺塔倒塌,瓦礫壓垮路旁轎車。(美聯社)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資料,地震震央位於基督城東南方十公里處,深度僅五公里。強震後兩小時內發生兩次規模分別高達五點六和五點五的餘震,迄今餘震超過廿次,當局警告民眾遠離受損的建築物。

基督城市區多棟建築物不敵強震而倒塌,具一百多年歷史的觀光景點「基督城大教堂」的螺塔受損。大教堂旁四層樓高的PGG金融辦公大樓全倒,另有七或八棟建築物全倒,多棟建築物嚴重受損,受困人數約分布於六處地點,總計恐逾百人。

這次強震災情慘重,水管破裂,電力和電話線路中斷,基督城國際機場關閉,醫院一度疏散病人。紐國已調派軍隊赴基督城搶救受困災民。

紐西蘭總理凱伊在強震發生後立即趕赴基督城,他表示已有六十五人不幸死於震災,數字很可能再增加。凱伊說:「這是紐西蘭最黑暗的一天。」

澳洲總理茱莉亞‧吉拉德表達願提供所有支援,且已派遣一支七十三人搜救隊赴紐,廿三日一早開始救災。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同感震驚,向紐國災民表示同情與支持。

這是基督城近五個月來第二次強震,市長帕克已宣布該市進入緊急狀態,下令市民疏散至市立活動中心避難。凱伊廿二日下午召開緊急內閣會議,討論因應措施。

這次震災威力甚至撼動冰山,位於基督城東方約兩百公里的塔斯曼冰河被震裂,長一點二公里、寬七十五公尺、高三百公尺,重達三千公噸的冰塊自冰河裂開。當時正在塔斯曼湖遊覽冰山的觀光客說,湖面一度劇烈搖晃。

基督城去年九月四日清晨約四點半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一強震,但奇蹟似地無人死亡。

此次震災死亡人數是紐國史上第二高,一九三一年二月三日北島霍克灣震災,規模七點九,造成兩百五十六人死亡,今年剛屆滿八十周年。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2011.02.23 12:51 pm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169749.shtml


紐西蘭6.3強震 75死300人失蹤.jpg



紐西蘭強震!「花園之城」基督城成死城 屍體散落各地


紐西蘭發生80年以來最嚴重的天災:基督城22日規模6.3淺層地震目前已造成75人死亡,總理凱伊(John Key)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當地警方表示,屍體散落在大街各處,現場慘不忍睹,警方忙著救出受困在瓦礫堆中的人,無暇顧及罹難者的身分,預計死亡人數還會上修。

坍塌的建築物中,有一棟是紐西蘭媒體CTV所屬的大樓,當中還有一間語言學校,據傳許多日籍學生受困當中,不過救援過程苦無斬獲,受困者存活的希望渺茫,救難人員決定棄守這棟大樓,選擇到另一棟更多人受困的大樓進行搶救。救難人員告知現場親友「沒有希望了」,但親友們難以接受這個消息。

紐西蘭強震!知名的觀光景點-報時球站(Timeball Station)也因強震而坍塌.jpg
知名的觀光景點-報時球站(Timeball Station)也因強震而坍塌(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紐西蘭警方表示,基督城的街上處處可見屍體,有的被壓死在車內,有的在瓦礫堆中,不過警方及救難人員專注在受困者上,希望救出更多生還者。

基督城是紐西蘭南島的第一大城,有「花園之城」的美名,是著名的觀光景點;旅遊業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比鄰許多滑雪場,許多遊客慕名而來。這次地震剛好發生在當地的午餐時間,許多人外出用餐,因此傷亡慘重。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2/23/91-2691265.htm


紐西蘭強震!「花園之城」基督城成死城 屍體散落各地.jpg



去年7.1強震0死 這次奇蹟不再


不到半年,紐西蘭基督城發生兩次強震,去年九月規模七點一的地震無人死亡,廿二日的六點三地震卻造成六十五死。地震學家分析,兩次地震的震央、深度、發生時間,加上去年地震已破壞建築物結構等因素,在兩次震災造成大不相同的結果。

人口約卅五萬的基督城,去年九月四日清晨約四點半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一強震,當時災害損失估計達四十億紐幣(約台幣八百八十八億元),但奇蹟似地無人死亡。相同的地震規模,去年一月在海地卻造成廿三萬人死亡,當時世人皆稱紐西蘭幸運。

地震學家指出,上次地震震央距離基督城約卅公里,深度十六公里;加上時間發生在周六清晨,多數民眾還在睡覺,因此幸運地無人死亡。

這次地震震央距基督城僅十公里,深度更只有五公里,且發生在辦公日的中午時分,街道上、大樓內都有人。此外,上次的震災已改變或破壞建築物結構,這次地震使它們不堪一擊,造成慘重災情。

墨爾本大學地震學家吉布森表示,這次強震造成的板塊擠壓,也使紐西蘭首都、北島的威靈頓發生強震的可能性大增。

紐西蘭位在環太平洋「火環帶」上,是澳洲板塊及太平洋板塊的交會處,每年發生多達一萬五千次地震,平均每天發生一次芮氏規模四以上的地震。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2011.02.23 03:14 am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6169739.shtml



災難現場的空拍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